必修上知识点总结笔记:《赤壁赋》.docxVIP

必修上知识点总结笔记:《赤壁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上知识点总结笔记:《赤壁赋》 知识链接 一、创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诗文中摘出诗句,告发他讽刺、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 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书李端叔诗后》)这是其被贬生活的真实写照。黄州是长江中游滨江的一个风光美好的城邑,附近有赤鼻矶,误传是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兵破曹操的赤壁。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来赤鼻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这里。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两次舟游长江,与友人在月夜泛舟赤鼻矶下,面对美好的自然景物,联想起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随即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抒发了内心的无限感慨。 二、常识 赋 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 赋的特点: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骈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风格,叫作“文赋”。《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七月既望 在古籍文献中,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十六称“既望”,“既”表示达到的状态,“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而每月第一日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3.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即斗宿和牛宿,为星宿名。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一宿通常包含一颗或者多颗恒星,而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即东、南、西、北四方的守护神)即出于此,而春秋时又将四象细分成了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别称“商”)、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4.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常用来比喻人生短促或生命渺小。 三、积累 1.通假字 (1)举酒属客(同“嘱”,文中指劝人饮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3)山川相缪(同“缭”,盘绕) 2.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今义:美貌的女子。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2)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古义:旷远的样子(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义:白茫茫的水气 3.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名词作动词,歌唱、朗诵)(2)下江陵(名词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6)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7)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8)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9)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11)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得像……) 4.文言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语气词“也”,表判断)(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即“于赤壁之下游”)(3)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出于东山之上”即“于东山之上出”)(4)相与枕藉乎舟中(状语后置句:“相与枕藉乎舟中”即“相与乎舟中枕藉”)(5)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万顷之茫然”即“茫然之万顷”)(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者客”)(7)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即“予怀渺渺兮”)(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被动)(9)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何为”即“为何”)(10)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何羡”即“羡何”)(11)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 课堂任务学习 1.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作“对文”。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概括这种手法的作用。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文档评论(0)

180****52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