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库《试题》试卷教案以及知识点大全.docVIP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库《试题》试卷教案以及知识点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4 页共 NUMPAGES 14 页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库《试题》试卷教案以及知识点大全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下图),这则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 ) 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 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 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戍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戴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1)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依据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州近代社会生活体现了开放与兼容、重商与务实、开拓与创新的特点,请摘抄材料原文分别回答材料一中体现“重商与务实”、材料二中体现“开放与兼容”和材料三中体现“开拓与创新”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4、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5、下表是近代史上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可以反映出 ( ) A.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B.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D.中国侧重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6、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影片《火烧红莲寺》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该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 ①社会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