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实用文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 及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 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略去。 1.2 中国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自古重视教育。 【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探讨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对这一观点: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明人性包括本性和习性方面。本性来自遗传,习性 成于环境。教育对人是必要的,具有使人改变性情的功能。 孟子认为(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强调: 人性之中本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根,顺乎人性本质发展,即可形成合乎教育 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孟子视教育功能为人性发展的思想。 荀子:基本理念是: “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指有学习而矫正其本来恶性的意 思。强调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认为: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指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的, 但本性中的恶劣成分是可以改善的。 认为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 人性。 【道德教育(德育)与知识学习(智育) 】 道德教育上:孔子持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 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中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指能克制私欲而实践礼 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在教育实践方面,如何使学生学到“仁”的理念与行为,他主张以 下途径来实施道德教育: A、 道德认知。 “未知,焉得仁” ,认为知是实现仁的先决条件 B、 道德情感。 “仁者不忧”,“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认为有道德的人是有感情的 C、 道德意志。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认为有志于仁的人,是不会做坏事的 D、 道德实践。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强调道德言行一致的重 要性。 知识学习上:孔子仍主张知、情、意、行四者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对其进行补充, 特别强调 “知”之后的 “行” 文档 标准实用文案 的重要性。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 之而止矣” 另外,关于教师心理的思想也很有价值。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出了理想教师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点;唐代韩愈: “师 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2 进步教育运动——以杜威思想为中心的 杜威的主张: (民主教育) A、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充实学生在校 的学习生活,重于教其准备未来的生活 B、 学校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C、 强调学生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因而主张“做中学” D、 主张教育本身无固定目的,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就是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