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醇改制氢装置生产安全评价方案
1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1 生产介质的危害
甲醇改制氢装置的生产操作介质为甲烷、氢气和含烃气体,这些气体都属于爆炸性气体,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含量为4%,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058-92)的规定,装置属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其性质见表1
表1
性质
爆炸极限(%)
上限 下限
闪点
(℃)
燃点(℃)
火灾危险
性类别
甲烷氢
易燃易爆气体
15 5
甲A
天然气
易燃易爆气体
15 5
537
甲A
氢气
易燃易爆气体
74.2 4.1
510
甲A
解吸气
易燃易爆气体
甲A
装置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主要有氢气、甲烷、乙烷等烃类,这些物质的性质如下:
(1)氢气(H2):氢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空气中的自燃点530℃,爆炸极限为4.1~74.2%。
(2)甲烷(CH4):甲烷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比重0.55,分子量16.03,沸点-161.58℃(760mmHg),甲烷与空气混合达5.8~15%浓度遇火就会爆炸,甲烷浓度达25~30%以上就会使人缺氧导致呼吸困难。
1.2 主要生产岗位危险因素分析
装置处理的物料分为易燃、易爆介质。主要生产岗位危险因素分析见表2。
主要生产岗位危险因素分析 表2
序号
场所或设备
危险性
1
反应器
着火、爆炸
2
加热炉、转化炉
高温、噪声
3
泵
噪声
4
催化剂等装填
粉尘
5
装置区
着火、爆炸
6
压缩机
爆炸、噪声
2 安全卫生措施
2.1 工艺
(1)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和合理的工艺流程。
(2)设置安全阀和联锁自保系统,保证事故状态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可燃气体的排放,进入火炬系统。
(4)加热炉的燃料气管线上设置阻火器,防止回火发生事故,炉内设长明灯,为防止火嘴突然灭火后在点火时发生爆炸。
(5)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高的声源采取消声降噪措施。
(6)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提高生产运行的可靠性。
2.2 仪表及自动控制工程
(1)在装置内需要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
(2)选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
(3)设置完善的操作参数越限报警系统。
(4)设置必要的联锁自动保护系统。
2.3 装置平面位置及总土竖向工程
(1)平面布置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安排。
(2)装置平面布置遵守有关防火、防爆安全规范。针对制氢装置特点,按流程式集中布置,以利安全操作。
(3)加热炉、转化炉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4)建筑物间距离,符合防火及通风、采光有关规定。
(5)装置内设置检修及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和急救车能顺利通往可能出现事故的地方。
(6)设有绿化地区和绿化带。
2.4 电气、电信工程
(1)在设计中遵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为方便检修,电缆设桥架敷设。
(3)电力线路采用阻燃铠装电缆。
(4)设防爆检修动力箱,供停工时检修用电。
(5)装置内所有为保障安全生产需要照明的场所均设置照明器具,局部重要的操作通道及操作点设应急照明灯。
(6)装置设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符合有关规定。
(7)装置内设防爆对讲电话、电视监视系统以及火灾报警装置,以便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
2.5 工艺设备工程
(1)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设备的工程设计、制造和检验,包括: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1-89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2)对有可能产生超温、超压的设备,设置安全泄压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
(3)设备基座均设防火保护措施。
(4)设备的保温、保冷措施,充分考虑了安全卫生的需要。
2.6 工艺配管
(1)装置各部分均设有固定的消防蒸汽管线和足够的软管站,使可能出现的泄漏均在消防软管范围之内。
(2)按标准、规范规定选用管道、管件、法兰、垫片、阀门。
(3)对安装管道采取必要的保温、保冷措施。该措施充分考虑到:
a 工艺过程的需要
b 减少散热或冷量散失的需要
c 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改善劳动条件的需要。例如,防烫保温。
(4)保温工艺管道安全的措施:
a 热补偿安全
b 适应高温、高压及腐蚀介质管道材质。
C 防泄漏措施
2.7 土建工程
(1)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遵守有关防火、防爆的技术规定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2)框架和管架4米高以下,均涂防火层。
2.8 其它措施
(1)设置移动式小型灭火设备。包括推车式泡沫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以及移动式泡沫箱。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