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词中的对写手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谈古诗中的“对写”手法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我国古代诗词中常常有一些这样的作品,在自己思 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不写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怎样神 损形销,而是从对方下笔,设想亲人朋友面对此情此景 会是怎样,把对方的苦苦相思写得真切动人,也就反映 了自己思念的深切。这种从对面入手借彼写已,曲折表 意,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的手法叫 “对写法”。这类诗作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 感。 一、悬想对方情景,以衬托自己对对方(妻子、儿 女、兄弟等家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节日之夜的思家之情。一、二 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异于常人之处在于:诗人 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重笔 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 想到夜深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 说着我这个“远行人”吧。这种“对写”的手法,不仅 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而且使思念之情加倍 溢出。在特定的意境中,诗人用此手法让人去想像体会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家中人和远行人彼此常常的惦念,读来令人感到情真意 切。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也运用了这种笔法。诗因重阳节思念家 乡的亲人而作,诗人想到的却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 登高时身上都佩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 不在内。这就比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 佩带茱萸,而自己不能参与更显得深情且富有新意。 二、回忆或设想与对方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以反衬今 日的相思之苦。 杜甫的《月夜》是运用这种写法的典型代表: “今 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 照泪痕干”这首怀妻之作凝注了诗人真挚而深切的情 感。首联不说自己见月忆妻,却说妻子见月忆已,正如 幻晓岚所云“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 别”。颔联不说自己看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看月而不 解其母忆父,把悬念儿女、体贴妻子深情婉曲地表达了 出来。颈联写想像中妻子看月忆已的情景。颔、颈两联 纯为虚拟之词,从侧面表现夫妻情深。尾联以想像中归 家后的相聚之乐来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对写手法更进一 层。此诗纯从对面落笔泼墨,无一笔正面描写,正如王 世爽所言:“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已,己进一层;至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如此写来,感情更为深 沉,艺术感染力也更强。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放雨时”,与 《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句以设问领起,一问一答, 一实一虚,表现出诗人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用笔曲 折,在淡淡而起中蕴涵浓浓的情思。第二句转入写景, 三、四句是希望之辞,写诗人想像将来相聚时的情景。 作者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 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 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的 欢乐。在前人的诗作中,在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 者,不乏其例;写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 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 美的意境,却是李商隐的独创。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这种“对写法” 写出的诗词,由此推彼,由彼及此,实中有虚,虚中见 实,虚实相衬,含蓄蕴藉,婉曲动人,而通过诗作抒发 的情感,也更加真实浓烈。 3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