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版高中生物课堂讲义选修二学案全集.docx

人教版2022版高中生物课堂讲义选修二学案全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初中高中高考中考习题复习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答案

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课程目标]·导航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知识点1 抗生素史话及作用机制 [知识梳理] 1.发现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 2.生产 1941年,弗洛里和钱恩研究出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于1943年将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1945年,弗洛里、钱恩和弗莱明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种类 人们经常使用的抗生素有200多种。 4.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概念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来源 微生物、动物、植物或化学合成。 (3)性能 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 (4)作用机制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活学活用] 1.对青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为特效药,可杀死一切病原菌 B.青霉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可口服 C.青霉素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 D.青霉素可与其他抗生素配合使用 解析 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和毒性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特别是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被破坏,应避免混合使用;它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完全无效。青霉素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且在抗生素中发生率最高,发生迅猛。 答案 C 反思领悟: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头孢菌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抑制核酸的合成 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 D.干扰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 解析 头孢菌素可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细胞壁缺损,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肽聚糖,无纤维素。 答案 D [归纳总结]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 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机制各不相同,见下表: 抗生素名称 作用机制 青霉素、头孢菌素 抑制细胞壁合成 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喹诺酮类 抑制DNA合成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氯霉素、红霉素 影响蛋白质合成 知识点2 合理使用抗生素 [知识梳理] 1.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耐药性基因,再通过耐药性基因控制合成相关的酶来分解抗生素。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就会通过自然选择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 2.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会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株的增多,杀菌效果下降。 (2)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素可能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繁殖;残留的抗生素还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思考:某大学生在食堂吃饭,总感觉食堂的饭不卫生,每次吃完饭后,都吃一片抗生素。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这样做的结果是在身体内产生了抗生素的耐药菌群,一旦受到病菌感染,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3.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生病时应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除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 (3)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思考:有人说,耐药性菌株的形成是由于使用了抗生素,导致菌株产生了耐药性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在使用抗生素以前,细菌已经有了耐药性变异,抗生素的使用只是起到选择作用,使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生存下来,没有耐药性的细菌被淘汰,所以是细菌先变异。 [活学活用] (多选)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原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耐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耐药性弱的个体 解析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病菌中少量个体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在着能够抵抗某种抗生素的可遗传变异。当人们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不能称为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在人类的主观作用下,生物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的),绝大多数没有耐药性的个体死

文档评论(0)

131415161718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