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类物质的测定会计学脂类的定义第1页/共58页 主要是指脂肪(三甘油酯)和类脂质(如脂肪酸、磷脂、糖脂、固醇、蜡等) 三甘油酯的含量大于95%,而其它类脂质的含量相对较少脂类物质在食品中的作用第2页/共58页提供热量提供营养,如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VE、VD、VA赋予食品特殊风味赋予食品柔滑的外观脂类含量是评价食品质量和营养情况、加工和保藏工艺的指标。脂类物质的化学特性第3页/共58页不溶解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甲醇和氯仿等。脂类物质的存在形式:游离态、结合态形式。游离态:以上性质不适用于磷脂。食品中脂类物质的测定第4页/共58页索氏提取法酸性乙醚提取法碱性乙醚提取法(罗兹-哥特里法)巴布科氏法和盖勃氏法氯仿-甲醇抽提法第5页/共58页索氏提取法Principle蒸去溶剂样品粗脂肪乙醚或石油醚第6页/共58页过程:1)样品制备: 固体样品 –磨碎 半固体样品或者液体样品– 加入沙子– 烘干—磨碎2) 制备底端封口的滤纸筒,筒底部放脱脂棉,105℃烘至恒重。3) 把样品放入滤纸筒中.4) 溶剂抽提脂肪5) 称量6) 计算第7页/共58页注意事项:抽提的粗脂肪 : 磷脂、 色素,蜡等醚溶性物质.适宜抽提 游离态脂含量高的样品,不适宜于结合脂含量高的样品。样品应干燥,如含水会影响抽提效果,也会增加水溶物质。如果样品中糊精和糖类物质含量高,则应先用水除去,再进行测定。乙醚应该纯净,不含水分、过氧化物、和醇类。水浴加热,小心着火。第8页/共58页酸性乙醚提取法原理: 样品 +HCl +H2O结合脂转变为游离态脂游离态脂+乙醇+乙醚 +石油醚 粗脂肪回收溶剂, 测定粗脂肪含量加热水解抽提第9页/共58页过程样品制备水解: 水浴 70-80℃加热40-50分钟抽提 乙醇 ,乙醚, 石油醚称重计算 第10页/共58页注意事项:不适宜高糖和磷脂含量的样品适宜液体样品、半固体样品、难以干燥除去水分的样品,不能采用索氏抽提的一些样品可测定食品中的结合脂乙醇的作用:促使蛋白沉淀、防止乳化、促进脂肪聚集、溶解碳水化合物。 石油醚作用:降低乙醇和乙醚的相互作用,促进分层。第11页/共58页罗兹-哥特里法(碱性乙醚提取法)原理水解释放结合脂为游离态样品 + NH3.H2O+ 乙醇抽提粗脂肪水解样品 +乙醚 +石油醚回收溶剂, 干燥, 称重第12页/共58页过程:样品中加入 NH3.H2O,混合均匀,于 水浴60℃ 加热5分钟。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醇,混合,冷却。用乙醚和石油醚抽提回收溶剂 ,于 100-105℃干燥抽脂瓶, 称重。第13页/共58页注意事项:此法用于测定乳制品中的脂含量。NH3.H2O 能破坏胶体介质和脂肪球,释放脂肪。醇 作用是沉淀蛋白,防止乳化,溶解醇可溶性物质。石油醚的作用是降低乙醇和乙醚的相互溶解性,促进相分离。巴布科氏法和盖勃氏法第14页/共58页原理: 乳制品 +高浓度H2SO4 破坏脂肪球膜,脂肪 游离 脂肪分层 读取脂肪层体积 加热离心第15页/共58页注意事项:控制 H2SO4浓度, 如果太高,牛奶会碳化,如果太低,脂肪球不能完全破坏.用于乳制品的检测,不适宜于高糖含量和巧克力等样品。第16页/共58页氯仿-甲醇抽提法原理氯仿-甲醇结合脂游离脂过滤样品除去非脂类物质、回收溶剂、在残留物中加入石油醚抽提 蒸馏、除去溶剂称重第17页/共58页注意事项:适宜于高结合脂含量的样品,尤其是高磷脂含量,如鸡蛋、鱼类、肉类等。 对于不含水分的样品,如果用此法,则应该加入适量水分。第18页/共58页食用油理化指标测定第19页/共58页测定指标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相对密度折射率烟点熔点凝固点第20页/共58页10. 杂质测定11. 酸价测定12. 磷脂测定13. 含皂量测定14. 皂化价测定15. 不皂化物测定16. 碘价测定17. 过氧化值测定18. 羰基价测定第21页/共58页透明度植物油透明度: 油样品在一定温度下,静止一定时间后,目测观察油样品的透明程度。品质正常合格的油脂应该澄清、透明,但若油脂中含有过高的水分、磷脂、蛋白质、固体脂肪、蜡质或者含皂量高,油脂会混浊,影响透明度。植物油国家标准中对植物油的透明度有规定。 测定方法第22页/共58页油脂样品 如果油脂样品温度太低,则必须加热到50℃,然后再冷却到20 ℃,再进行观察试验。100ml比色管20℃放置24h白炽灯泡下观察第23页/共58页色度色泽是植物油的重要质量标志,要求具有较浅的颜色。色泽主要来源于油料籽中含有的叶黄素、叶绿素等。检测方法: 色度计罗维朋比色计第24页/共58页气味 和 滋味不同油脂具有其独特的油脂气味 菜籽油-辣味芝麻油-香味酸败油-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