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24讲)-第十讲 韩东与其诗歌《山民》.pptVIP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24讲)-第十讲 韩东与其诗歌《山民》.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讲 第三代诗人的代表 ——韩东与其诗歌《山民》 教学目标: 1、掌握“山民”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2、熟悉诗人的创作风格。 3、了解诗人及其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山”、“海”、“山民”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2、把握诗歌的主体意蕴。 教学难点: 1、诗歌体现了怎样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 2、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 课 提 纲 一、走近诗人 二、整体感知 三、写作背景 四、文本讲解 五、问题设置 六、诗歌赏析 七、写作特色 八、思考练习 韩东,1961年生于南京市。8岁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现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1984年冬,与诗人丁当、于坚等创办《他们》文学社团,出版民间刊物《他们》。除在国内外发表大量诗歌外,还写有诗学论文及小说。其诗歌《有关大雁塔》被作为日常主义诗歌代表作。 一、走近诗人 韩东“80年代的创作保持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入对日常生活的感觉。 他的诗学主张在一部分青年诗人中很有影响。他的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主张当代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状,诗人的责任在于对日常事物保持审美的敏感,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语言”。 《山民》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入对日常生活的感觉”的代表作。 一、走近诗人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等到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山 民(韩东)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说明: 本诗语言平淡直白,通篇叙述是纯客观的,句式单调没有任何描写性的语言,也没有任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样的语言恰恰适合于诗歌内容的沉闷,起到了加重这种感觉的作用。) 朗读时用一种纯客观的叙述性口语口气,让题材本身出来说话。诵读时要注意从平淡的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深意。 三、写作背景 《山民》写于1982年。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反的“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了开放的意识,但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他们仍然只停留在“想”上,诗人用这首诗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讽刺意味的现代寓言诗歌。 第1节,“他”和父亲的问答,表现出世居山中的父辈只知道山外是山,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这让我感到“疲倦”。 第2、3、4节,写“他”的思绪。想“他”应该与父辈有所不同,但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会埋怨:“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四、文本解读 五、问题设置 1、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2、再读诗歌,思考山民最终也没有离开山,而只是遗憾,“他”遗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遗憾? 3、学生思考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民形象? 4、山民为什么要走出群山? 5、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6、这首诗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你认为诗人用这首诗重在表达什么? 父辈安于命运、固守乡土、不知向外发展,这是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现,是封闭性社会成员劣根性的体现,它使人“疲倦”、沮丧。诗中的“他”,虽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有即使自己走出不出群山,也要让子孙后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路途的漫长、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讽刺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他”却知而不为,耽于幻想而却不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诗的题旨所在。 六、诗歌赏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刚刚从“文革”的浩劫中走出,百废待兴,抚平创伤的人们迫切地想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安可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安全可靠有价值的真题试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