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西汉的建立 A;汉初社会状况;各抒己见:假设你是刘邦,你会采取什么政策来巩固政权,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A;;;;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A;二、布衣将相之局 A;三、汉初的统治思想——黄老思想;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A;第9课 汉武帝时代;名刘彻,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曰武”;一、汉武帝强化集权专制,从“无为”到“有为”;(一)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1、汉初民生凋敝、人心思安
2、汉武帝时经济复苏、财富日丰。
3、汉武帝雄才大略、锐意进取;(二)汉武帝强化集权专制的措施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董仲舒的思想;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为了能够建立与政治上大一统相符合的思想文化,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义;汉武帝三次对匈奴战争(民族关系上); 汉武帝时把长城向北推进到了今蒙古国境内。又加强对西域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河西塞向西直达西域(背景图)。;;读图学史:比照第6课“秦疆域图”,找出两者疆域四至的异同,并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总结---西汉(前202年---9年)长安;第10课 东汉的兴衰;;恢复井田制,土地国有,重新分配。
对工商业严格控制,以达到重农抑商目的。
改革货币。
一味复古的改革措施,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之意,但却不符合社会实际,遭到各阶层反对。
;;;面临的问题:
土地兼并、奴婢问题、经济凋敝、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刘秀光武中兴的措施;刘秀光武中兴的措施;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世誉之“光武中兴”。;;经济:农林牧渔齐全,自给自足,独立经营,庞大富庶。
武装:拥有私人武装,平时巡逻守卫,战时打仗,称雄一方。
影响: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削弱皇权,对中央集权的统一形成威胁。;皇权日趋衰弱,豪强势力不断膨胀;皇帝;皇权日趋衰弱,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外戚与宦官专权;东汉(25---220年)刘秀,洛阳;评价:;曹操步出东门行;一、三国鼎立(一)背景;一、三国鼎立(一)背景;一、三国鼎立(二)直接原因;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汉(蜀)、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今南京);曹魏
当时北方是经济的重心,广泛屯田(民屯和军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曹魏成为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为后来三国归晋提供了经济基础。;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东
汉;;;东晋;;北朝与南朝;读图学史:观察地图,谈一谈中原居民的南下,对促成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北魏的建立;北魏孝文帝改革;“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一)早期;三长制;(二)中后期;;拓跋氏,改为元氏。
丘穆陵氏,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改为陆氏。 ?贺赖氏,改为贺氏。 ?独孤氏,改为刘氏。 ?贺楼氏,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改为于氏。
……?;北魏的骑马武士俑;;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B; 民族融合是双向的,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当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胡床;读图学史:观察“北魏陶制文吏俑、文官俑服饰”和“魏晋墓室壁画”、“北齐《校书图》中的胡床”等图,分析哪些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