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本科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工程本科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基 础 工 程;第 1 章 绪 论;;; “万丈高楼平地起”,说明了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建筑物的全部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都由其下面 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部分地层称 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物称为 基础。地基与基础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和满足使用要 求的关键之一。 基础的作用是扩散上部结构的荷载,减小直接 作用在地层上的应力强度,最终将扩散后的荷载传 递给地基。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地基:是指未经过处理就可以直接设置基础的 天然土层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加固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 工地基。 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基础底面下直接承受荷 载、基础直接搁置其上的土层,称为地基的持力层。 持力层之下受荷载影响较小的土层,称为地基的下 卧层。; 基础的埋置深度,对于建筑工程,是指基础底面到地面 的竖向距离;对于桥梁工程,在无冲刷时为基础底面到河底 面的距离,在有冲刷时为基础底面到局部冲刷线的距离。 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通常指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5m 以内)且施 工简单的基础,如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交 叉梁基础和箱形基础等。 深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 层上(一般埋置深度大于5m)且施工较复杂的基础,如桩 基、沉井、沉箱、地下连续墙、桩箱基础和桩筏基础等。 基础埋置在土层内深度虽较浅,但在水下部分较深,如 深水中桥墩基础,称为深水基础。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深基础是桩基础。; 地基基础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统称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防止地基 基础出现破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 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以下技术条件:;(1)地基应有足够的强度,在建筑物荷载作用 下,不至于发生整体失稳破坏;(地基土强 度问题) (2)地基不能产生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过大变 形和基础之间的差异变形;(地基土的变形 问题) (3)基础作为结构构件,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和 刚度,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基础不会破坏,并 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基础还应该具 有与相应的上部结构相适应的耐久性。;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涉及基础破坏的工程案例;2.特朗斯康谷仓;(2)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 日发生在我国唐山市的大地 震是人类历史上造成损失最 严重的地震之一,震级7.8 级,大量建筑物在地震中倒 塌损毁,地基土的液化失效 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唐 山矿冶学院图书馆书库因地 基土液化失效致使其第一层 全部陷入地面以下。; 基础工程和其他技术学科一样,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 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研究 者继承前人的研究,总结了实践经验,孕育了本学科的雏形。 20世纪20年代,基础工程有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专著问世, 1936年,第一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议后,土力学与基 础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距今6000年左右的我国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土台和石基础 即为一例。公元前2世纪修建的万里长城,后来修建的南北 大运河、黄河大堤以及宏伟的宫殿、寺庙、宝塔等建筑,都 有坚固的地基基础,经历强风考验,留存至今。 ; 隋朝(公元605年左右)李春修建的河北省赵州桥为世界最早最长的石拱桥,其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桥台落在黏性天然地基上,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刷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黏土层。 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能够承受450~660kPa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500~660kPa,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 ; 作为应用科学,基础工程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十八世 纪欧洲产业革命以后,水利、道路以及城市建设工程中大型 建筑物的兴建,提出了大量与土的力学性态有关的问题,并 要求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理论来指导以后的工程 实践。库仑(Coulomb,C.A.1773)提出著名的抗剪??度公式 和土压力理论。1857年英国人W.J.M朗肯(Rankine)又从不 同途径提出了挡土墙的土压力理论。1885年法国学者J.布辛 奈斯克(Boussinesq)求得了弹性半空间体在竖向集中力作 用下的应力和位移解。1852年法国的H.达西(Darcy)创立 了砂性土的渗流理论“达西定律”。; 1922年瑞典学者费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