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甘肃省定西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西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累计与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bìxié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guībǎo,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出土的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1)。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悬挂于楼堂宅殿的叫楹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bì xié guī bǎo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骈文( ) 记载( ) (3)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 A. “对偶文学”“迎祥纳福”“格律不同”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 加点词“立春”“发展”“美好”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对联不仅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而且需要严格押韵。 D. 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四个分句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1~3题答案】 【答案】(1)辟邪 瑰宝 (2) ①. pián ②. zǎi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辟邪(bì xié):避免或驱除邪祟。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瑰宝(guī bǎo):特别珍贵的东西。 【小问2详解】 骈文(pián wén):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记载(jì 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 C.根据材料的第末一句“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可知本项中对联“需要严格押韵”的说法错误; 故选C。 2. 下面书法作品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不同字体,其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图1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笔画相对平直方正。 B. 图2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C. 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之感。 D. 图4是草书,字形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笔画连绵,潇洒畅达。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D.图4是行书,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证明桃符在宋代已向春联过渡。 B. 每逢春节,人们不仅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但贴了年画增加喜庆气氛。 C. 写对联,上下联要字数相等、平仄结合,且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当对联与书法美妙结合时,便形成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但”改为“还”; C.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D.缺少主语,可去掉“当……时”; 故选A。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人人都不同,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 ②这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则。 ③“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因为认同人品,“不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 ④我尊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的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但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第一步,通读所有句子,理清思路,把握基本内容。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围绕“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论述。 第二步,分析语境,寻找突破口。 句子①是整段论述的中心句,依据②句意可知,“这”指代君子在做人方面的具体做法,“这”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