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二次备课全册教案
PAGE
PAGE
PAGE 1
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二次备课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是他游赏浙江衢州时写的,再现了诗人游览时愉悦的心情,抒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古诗,再借助注释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春光和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准备
1.查阅三位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
2.自读古诗,认读生字。(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绝句》的诗意。
3.背诵古诗《绝句》。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理解《绝句》的诗意。
课前准备
1.收集诗人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通过预习课文,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了解古诗,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2.师小结,板书课题:绝句。
1.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用时:10分钟)
1.老师出示《绝句》,简介作者。
2.安排学生朗读诗句,把古诗读正确,认记诗中的生字。
3.老师指导书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1.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了解诗人杜甫。
2.朗读古诗,将诗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3.观察重点笔画,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三、了解大意,感受美景。(用时:17分钟)
1.指名读诗句,理解诗意,思考:《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课件出示诗句,看看诗中有哪些景物?
3.师小结:春景美如画,燕子轻飞鸳鸯甜睡,让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出示插图,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读诗句,并简单说说对诗意的理解。
2.第一句中的景物:日、江山、春风、花草。
第二句中的景物:泥、燕子、沙、鸳鸯。
3.欣赏课文插图,通过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诵读感悟。(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学了本诗,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讨论,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诗句中的景物,再结合插图的直观展示,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熟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两首古诗。
3.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体会诗人的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意思,从中感受诗人的心情。
课前准备
课件,范读录音。(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复习背诵《绝句》。
2.板书诗题:惠崇春江晚景。
3.介绍作者苏轼。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背诵《绝句》。
2.交流收集到的苏轼的相关资料。
3.听范读录音,熟读古诗,注意“惠、崇”二字的读音和写法。
二、理解诗意,感受美景。(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惠、崇、芦、芽、短”。教师指导书写。
2.教师出示前两句诗和相应插图,指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景物,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3.再读诗句,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熟记诗中5个生字的写法及笔顺。
2.诵读前两句诗,结合课件出示的插图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感受意境。
3.抓住关键字词,诵读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4.朗读全诗,感受美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三、自读古诗,明意悟情。(用时:15分钟)
1.板书诗题,引导解题。指导学生自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思考: 古诗描绘了什么景色?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理解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出示后两句诗,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古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宁静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3.读前两句诗,理解字词和诗句意思,交流回答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