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液氨储罐区建设项目固有危险程度分析
1.1建设项目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状态
表3-4项目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状态
序号
装置/单元
名称
存在的危险物料
备注
名称
数量
浓度
状态
危险特性
1
液氨储罐
液氨
120t
99.6%
液态
有毒、可燃物品、爆炸
2
氨气缓冲罐
氨气
0.001t
99.6%
气态
1.2 定量计算建设项目固有危险度
表3-5作业场所生产工艺条件固有危险程度定量分析
装置/单元
名称
危险物料
操作条件
燃烧热
TNT当量
温度℃
压力MPa
液氨储罐
液氨
常温
1.0
18601.1kj/kg
34078
氨气缓冲罐
氨气
常温
0.5
0.296
1.3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作业场所会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分析表如3-6:
表3-6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分析表
序号
发生泄漏的可能原因
可能性等级
预防措施
1
设备、管道、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容易发生
对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经常检查,防止跑冒滴漏
2
安全阀排放、呼吸阀呼气、排气口排气、敞口容器的正常挥发
极易发生
尽量将物料密闭操作,排气筒设置足够高度,安全阀排气引至安全地方
3
贮罐或设备液位过高发生溢流泄漏
偶尔发生
贮罐或设备设置液位高报警装置,防止溢流
4
压力容器超压、防爆板动作、高压物料窜入低压系统
偶尔发生
压力容器按规范进行设计,高低压系统之间设置减压阀
5
腐蚀泄漏
容易发生
选取相应的防腐材料
6
人员误操作导致物料外泄
偶尔发生
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1)爆炸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具有爆炸性的场所主要有液氨运输、装卸、储存、蒸发、稀释和输送。
由于企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相应的安全连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等措施,出现泄漏的可能性较小。
(2)可燃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氨出现可燃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较大。
(3)毒性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本项目2台体积为120m3液氨储罐,以及1台100 m3的备用储罐。在装卸运输、蒸发、稀释和输送操作及人员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出现氨泄漏的可能性较大。
1.4泄漏后具备爆炸和火灾事故的条件
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具备爆炸和火灾事故的条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可燃物质泄漏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二是遇到火源。一旦具备这两个条件,则可迅速发生火灾、爆炸。各个场所发生泄漏后具备爆炸和火灾事故的条件与泄漏的部位、泄漏量、火源情况有关。
氨的爆炸极限为15.7~27.4%,氨在装卸、储存、蒸发、稀释和输送过程中。如果由于设备质量远离或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氨气泄漏,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静电、明火等点火源时,可发生火灾爆炸。
1.5作业过程中的危害程度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本项目的生产装置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采用以下格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表3-7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潜在
事故
危险
因素
分布
范围
触 发 条 件
危险
等级
防 范 措 施
Ⅰ
Ⅱ
火
灾
、
化
学
性
爆
炸
氨气
氨区
设备、管线、法兰、阀门等密封不严泄漏
设计、制造、安装缺陷泄漏
腐蚀穿孔泄漏
压力容器未定期检测、超期使用泄漏
基础不牢、框架损坏,设备、管线破裂泄漏
设备、管道、阀门等设置不符合要求,超压泄漏
密封点泄漏
安全附件泄放、损坏、跑冒
故障泄漏,焊口泄漏
撞击造成的泄漏
自然灾害造成的泄漏,如雷击、地震等
运行中操作不当、操作失误泄漏
置换不彻底、未与系统隔绝
生产过程中,静电或雷电可引起放空管线爆炸、爆鸣
禁火区明火
吸烟
将火种带入
违章动火
电缆着火
违章动火
禁火区火花
穿 化纤衣服、带钉皮鞋等
打击管道、设备等产生火花
电气火花:如非防爆电器、电线老损产生短路出现火花
变配电室火花
静电集聚放电
雷击(直击雷、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车辆未戴阻火器等
焊割产生火花等
高温
高温设备表面
摩擦、碰撞发热
高温物料冲出
Ⅲ
安全使用瓶装氨气:
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5度以下温水加热;
应采用经退后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
液氨汽化器必须装有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安全设施
控制与消除火源:
严禁吸烟,严禁带火种进入车间。
严禁穿化纤衣服、带钉皮鞋。
禁火区动火须严格按手续办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落实防静电措施、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测,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转动部位保持清洁,防止因杂物摩擦而产生火花。
电缆选择、敷设符合规范,确保安装质量。
停电时使用防爆手电筒。
检修时,进行清洗置换,严格按规程操作。
运送物料的机动车辆必须戴好阻火器,正确行驶。
严格控制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