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项目背景
龙腾大道-迎宾东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
深基坑专项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区位关系
铜梁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合川区,南接永川区,西北邻潼南区,东南毗邻璧山区,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约48公里,幅员面积1343平方公里。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桥头堡城市,铜梁高新区近年稳定发展,成效显著,重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铜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引擎。在未来产业规划中,铜梁将构建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构建“双区共建、双廊共进、五镇提质“的创新生态和先进制造示范区。本项目作为铜梁区城骨架路网中的重要交通节点,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支撑铜梁现状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建设意义重大。
龙腾大道-迎宾东路节点在规划层面为立交交叉(二层菱形立交),目前龙腾大道为现状,迎宾东路主体工程已建成未通车,相交节点目前为平面交叉。由于龙腾大道上有轨电车项目即将实施,有轨电车实施后,未来再对龙腾大道-迎宾东路节点改点,一方面是实施难度大,另一方面将影响有轨电车的运营,造成项目的投资增加及浪费。因此在龙腾大道有轨电车实施前对龙腾大道-迎宾东路节点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非常紧迫地。
1.1.2工程规模及设计内容
龙腾大道-迎宾东路节点为龙腾大道及迎宾东路相交形成的节点,本次节点改造含迎宾东路主线,辅道A、辅道B及龙腾大道部分车行道拓宽,其中:
迎宾东路主线路改造段长380m(K0+000-K0+380),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Km/h,标准路幅为54m,改造范围内主线双向四车道,全线含一座车行地通道长100m(K0+270-K0+370);
辅道A长323.942m(K0+000-K0+323.942),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车速30Km/h,改造范围内单向2/3车道,车行道宽8m/11.5m;
辅道B长296.059m(K0+000-K0+296.059),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车速30Km/h,改造范围内单向2/3车道,车行道宽8m/11.5m;
现状龙腾大道双向8车道,标准路幅宽70m,其中车行道宽32m,两侧人行道各宽19m。龙腾大道设置有轨电车后,需在道路两侧通过压缩绿化带各拓宽一个车行道,拓宽后车行道由原来的32m变为38m,拓宽段长340m。
1.2设计依据
(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5年)》
(3)《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9-2030年)
(4)《铜梁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5)《龙腾大道-迎宾东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天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3月)]
(6)《铜梁核心区迎宾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成果》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1)]
(7)《龙腾大道有轨电车设计成果资料》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9.3]
(8)现状水系、规划水系资料
(9)《龙腾大道-迎宾东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1:500管线地形图测绘》 [重庆洋光测绘有限公司(2022年2月)]
1.3工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3.1设计规范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
(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0)《挡土墙》(17J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1)《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 50-100-2010)
(1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 50/5029-2004)
(14)《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1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1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