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寓言四则;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
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常常
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
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
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
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寓言的特点;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宙斯;赫拉;赫耳墨斯;雅典娜;寓 言;;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3.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听了雕像者的上述语言后,赫耳墨斯的神情会怎样?;《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什么?;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二、分析情节、概括寓意;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蚊子和狮子》;1. 文章运用了 手法?通过 描写方法来塑造形象?
;2.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4. 文中前后两次引用蚊子的话,而标点符号、人称却不同,为什么?
; 寓意: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蚊子和狮子》; 拓展思维:
1、续编寓言故事。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蚊子;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候。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迫自杀,死时才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疏通文字;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其邻人之父亦云。;
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智子疑邻》中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起什么作用?; 这则寓言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对正确的意见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
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
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朗读课文,翻译古文:;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二、指出重点字词;乎:句末语气助词;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近:(形容词用动词) 靠近
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