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 第12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人教部编版.docxVIP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 第12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人教部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2 课《 古诗三首》 知 识点 生字组词: 祭: 祭拜 祭祀 祭奠 祭天 祭坛 祭文乃: 乃父 乃至 乃至于 有容乃大 熏: 熏风 熏陶 熏肉 熏染 臭气熏人杭: 杭州 苏杭 杭绸 亥: 亥时 恃: 自恃 有恃无恐 恃强凌弱 恃才傲物 哀: 哀伤 悲哀 哀悼 哀怜 哀兵必胜 拘: 拘束 拘谨 拘禁 拘管 不拘一格 多音字: 几: jǐ几 个 jī茶 几 降: ji àng 降落 xi áng 投降 xūn: 熏( 熏陶) 薰( 薰衣草) sh ì: 恃( 有恃无恐) 侍( 侍候) 形近字: 祭: ( 祭拜) 察( 观察) 杭: ( 杭州) 抗( 抗争) 恃: ( 自恃) 待( 等待) 《示儿》知识点 示儿 【 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主题: 《 示儿》 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 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 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 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 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 注解] ① 示儿: 给儿子看。 ② 元: 同“ 原” , 本来。 ③ 但: 只是。 ④ 九州: 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 ⑤ 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⑥ 乃翁: 你们的父亲。 鉴 赏: ① 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ft 河破碎, 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 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悲哀凄凉的心境。 ② 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嘱 咐儿孙不要忘记把喜讯告诉自己。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 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 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 收复失地。 《题临安邸》知识点 题临安邸 【 宋】 林升ft 外青ft 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主题: 《 题临安邸》 描写了诗人对苟且偏安、 一味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们的讽刺和愤慨, 以乐景写哀情, 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 注解] ① 临安: 南宋都城, 即今浙江杭州。 ② 邸: 旅店。 ③ 熏: 吹, 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④ 直: 简直。 汴州: 北宋都城汴粱, 即今河南开封 鉴 赏: ① 青ft 重重叠叠,楼 台鳞次栉比,ft 河如此美好。但 这样美好的ft 河, 却被金人占有。“ 西湖歌舞几时休? ” 诗人的这一质问, 表现了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② 日揭露“ 游人”不 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 生梦死的卑劣行径,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已亥杂诗》知识点 己亥杂诗 【 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主题: 《 己亥杂诗》 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 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 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 注解] ① 己亥杂诗 :《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 共 315 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 生气: 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 恃: 依靠。 ④ 万马齐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 不敢发表意见。 喑, 沉默。 鉴 赏: ① 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 ,写 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看法 。“风雷” 比喻社会变革, “ 万马齐喑” 比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②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 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 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课后习题答案 1、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 了解到哪些信息? “示儿”这个诗题意思是:给儿子看。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看的。 “题临安邸”这个诗题意思是: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题目告诉我们写 诗的地点。 “己亥杂诗”这个诗题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诗题告诉我们写诗的 时间。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 告诉我! 表达的情感: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意思 :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 的汴京! 表达的情感:辛辣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表达作者忧 国忧民的情怀。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文档评论(0)

132****0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