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目录二、唐与新罗的关系三、玄奘西行四、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课标要求: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鉴真东渡遣唐使玄奘西行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阅读教材P19第一目:遣唐使把唐朝的哪些东西带回了日本? 鉴真把哪些东西传到了日本?遣唐使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风俗习惯: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重阳节等佛经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鉴真东渡 1.遣唐使“遣唐使”:日本等国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的遣唐使团。日本先后派出十几次 。跟随而来的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特点:①持续时间长材料: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留学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百年留学》②次数多③规模大④人员素质高哭晁卿衡唐·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改名晁衡)影响:中国唐装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国文字唐朝开元通宝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仿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均田制、租庸调制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和服日本文字日本和同开珎( bǎo )2.鉴真时间:唐玄宗时期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主要活动: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戒,弘扬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日本和服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与新罗在哪些方面的交流?中国 政治制度、医学、天文、历算音乐朝鲜(新罗)崔致远《桂苑笔耕》请以唐与新罗的交流为例,归纳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送崔致远西游将还 唐·顾云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指考中进士)。双向交流三、玄奘西行玄奘西行路漫漫玄奘(602-664),陈祎yī 、洛阳人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佛教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 贞观三年(629)他从长安出发。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520夹,657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寺内有著名的大雁塔)。 山谷积雪,寒风惨烈,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西行贡献:①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②口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不畏艰险坚持不懈 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 ——鉴真弟子祥彦 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四、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唐墓中的 ——东罗马金币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材料反映唐朝与哪些国家、地区有交流?交流范围广这说明唐朝对外交流具有怎样的特点?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和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时,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总结归纳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强大的经济实力大唐国者,法式定备,珍国也,常须达。 ——杜甫《日本书纪》——想来发达的中外交通——能来先进的制度文化 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加一等

文档评论(0)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广告设计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