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源性猝死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识别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如何识别冠心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判断循环 1、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是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男性可先摸到喉结向外 滑移2-3厘米处,时间5-10秒。儿童可以摸股动脉或肱动脉。 2、病人有自主循环(可触到颈动脉搏动)仅需要通气支持者,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或每5~6秒吹气1次。 3、病人无自主循环及呼吸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心脏按压 1、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两手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双手互握放置胸骨中下1/3处。为快速确定按压位置,新指南推荐可取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部位,儿童可用一个手掌按压。 2、以髋关节为支点,将掌根放在按压点处,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深度至少5cm,放松时使胸阔自然回弹,按压和放松时间一致,放松时掌根可以离开胸壁。 错误 正确 按压手法 心 脏 按 压 开放气道 1、非专业救护者打开气道:  无论病人是否受伤,非专业救护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打开气道,使下颌尖、耳垂连 线与地面垂直。不推荐双手推举下颌法。 2、专业救护者打开气道:  当没有证据表明病人头或颈部受伤时,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如怀疑病人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双手抬举下颌法打开气道。当使用双手抬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 人工通气 按压通气比例:不论单人或双人救治,成人按压:通气比例均为30:2,对儿童2名医护人员15:2,非专业人员为30:2,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应用简易球囊或气管内插管等),2人进行CPR的通气频率为10次/分,不需要通气与按压同步。 心源性猝死 现场心肺复苏 心源性猝死 预防措施: 1、增强定期体检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3、多吃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经常测量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5、控制体重。 高血压 定义: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的测量 ? 1、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前先让患者安静休息5-10分钟,坐位或平卧位测量均可,被测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气袖展平后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要距肘窝?2-3cm,听诊器胸件要放于肱动脉上,充气,待动脉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速度以2mm/s为宜,听到动脉搏动第一声为收缩压,最终声音消失为舒张压,连测2-3次取其平均值。手臂粗大可将气袖增宽,反之将气袖变窄。 血压的测量 2、血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测量非同日血压2—3次,平均值超过正常可确定,血压的自然波动较大(正常人血压常有两个高峰,即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0点时血压最低,因此比较前后两次血压时,注意测量血压的时间尽量相对固定,原已确定高血压的患者,不管服药与否,偶测血压不高不能否定高血压的存在,虽然“诊所高血压”或“白大衣现象”主要与精神紧张有关,有研究报道,单纯“诊所高血压” 者将来发展为高血压病的机会比正常人要高5-8倍。 高血压 临床表现:5%高血压患者无症状。 头痛: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 眩晕:女性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心悸气短: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梗、心功能不全等,这些都能导致心悸气短的发生。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高血压 易患因素: 1、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兴奋。 2、体液因素:PAS、胰岛素抵抗、心钠素。 3、生活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环境与职业。 4、遗传因素:父母及兄妹等。 高血压 治疗: 1、利尿剂 2、钙通道阻滞剂 3、ACEI 4、ARB 5、β-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 治疗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