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唐诗三首——群文阅读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分析诗歌不同的思想情感。
【考点解读】
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情感,是赏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云:诗言志。“志”指的是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具体答题时,可灵活运用以下五种技法。
【技法点拨】
抓标题,明确情感倾向:诗题往往有点明话题、交代内容和揭示主旨的作用。许多古诗的标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情感。[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题目中“思”故”二字表明情感,表达了作者的家国之思。
抓关键词,把握思想情感:诗中常有暗含作者情感或点明诗歌情感的关键词。[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愁心”二字传达出了作者对友人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
抓典型意象,明确情感载体:作者对外界事物的感触往往寄托在若干所选定的具象(景、物)上,这即为意象。[例]《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意象组合,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抓注释,探寻情感方向:注释中,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传达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有的介绍别人的评价,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或重点字词,揭示其典故来源或诗句大意。[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文注释①中提到“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这就交代了该诗的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明确情感根源: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可以把握作者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宋代词人李清照,前半生生活安逸,后半生飘零凄苦,所以其前期作品主要写其悠闲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期作品主要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真题演练】
(一)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枥:同“栎”,落叶乔木。
0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续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解析】颈联并没有描写烘茶的过程。
0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解析】诗人选取一片枥林、一条小溪、几户人家,以及“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回峰影”“过鹿群”等意象,这都是极普通常见的事物,并非“极不寻常”之物。
(二)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0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山间静夜图,后两句描绘了溪流湍急的雨后清晨图。
02、同样是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本诗未直接写山雨,而是先以山间静谧的晴夜为烘托和铺垫,似无山雨,第三句再以对溪水湍急的侧面描写进一步表现雨势之大,结句点出“他山有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雨之迅疾和猛烈。
(三)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芒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释】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0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0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
②表达了对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的同情;
③表达了对侵犯国家的敌军的愤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灯笼——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docx
- 最后一次演讲——品味演讲词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解析版).docx
- 我一生中的重要的抉择——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原卷版).docx
- 登勃朗峰——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原卷版).docx
- 大雁归来——把握说明对象(内容)及其特征-(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
- 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
- 一滴水经过丽江——理清写景顺序-(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解析版).docx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原卷版).docx
- 大自然语言——说明顺序, 让说明内容更清晰-(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
- 社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