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结构渗透检测细则
概述
为了测定钢结构渗透质量,对检测人员的资格、设备、器材、检测方法、检测步骤以及验收水平等进行规定,特制定本细则。除应执行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NB/T 47013.1、NB/T 47013.5、GB/T 9443、JB/T 6062、GB/T 5097、GB/T 9445、JB/T 9218等有关的规定。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欠渗透检测及质量分级。
2.2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由2级人员按合同或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检测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引用标准
(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12015
(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 47013.5-2015
(3)《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3-2007
(4)《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JB/T 6062-2007
(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 观察条件》GB/T 5097-2005
(6)《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2015
(7)《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方法》JB/T 9218-2015
检测人员
4.1检测人员应按《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要求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应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应考核项目的检测工作。1级人员在2级或3级人员监督下工作,结果评定和出具报告需有2级或3级证资格。
4.2检测员人员必须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不低于1.0。不得有色盲。
设备、器材
5.1渗透检测剂
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显象剂。
5.1.1选用的渗透检测剂购买时应注意其生产日期、有效期,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1.2渗透检测剂应配套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簇组的渗透检测剂不得混用。
5.1.3检测剂中氯、氟、硫含量的控制:
1)用于镍基合金材料渗透检测时,一定量的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购买时应有相应的证明资料。
2)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钛及钛合格材料渗透检测时,一定量的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购买时应有相应的证明资料。
5.2辅助设备
5.2.1试块
1)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主要用于非标准温度下渗检测方法的鉴定。
2)镀铬试块(B型)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3)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4)试块使用后要进行彻底清洗,用丙酮与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积混合比为1∶1)浸泡密封保存。
5.2.2 放大镜(5~10倍)。
检测时机和表面要求
6.1检测时机
焊缝渗透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后24小时方可检测。
铸钢件的渗透检测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6.2表面要求
表面外观检测应合格。表面毛刺、飞溅及其他粘附的物质必须清除。
6.3观察条件
观察条件应符合GB/T 5097的要求。
检测实施
7.1预清洗
在施加渗透剂前,可采用溶剂或清洗剂清洗污垢。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和水分等必须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
7.2 施加渗透剂
7.2.1 施加的方法
渗透剂可以采用喷、刷、浇、浸等方法进行施加。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应保证被检部位始终保持充分的润湿。
7.2.2 温度
被检表面的温度通常在10℃~50℃的范围之间。特殊情况,在温度低于5℃也可使用。
7.2.3渗透时间
渗透时间在5min~60min之间,一般不应少于10min。
所使用的最短和最长渗透时间,宜经过灵敏度测定。
7.3多余渗透剂的去除
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或吸湿纸依次擦除大部分多余渗透剂,再用蘸有溶剂的湿布或吸湿纸进行擦拭,直至将多余渗透剂擦拭干净。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溶剂冲冼被检工件表面。
在工件表面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使检测质量下降,同时也要防止去除不足而造成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用荧光渗透剂时,可在紫外灯照射下边观察边去除。
7.4 施加显像剂
1)显像剂应在清除多余渗透剂,并进行适当自然干燥后,尽快进行。
2)本规程采用溶剂悬浮显像剂,用喷涂的方法施加显像剂到被检测工件表面上,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暖风(30℃~50℃)吹干。
3)在喷施前应充分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
4)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工件表面距离为300mm~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0~400。
7.5显像时间
显像时间宜在5min~60min之间。取决于缺陷大小及被检工件温度,一般不应少于7min。
7.6 观察
1)观察显示痕迹在干显像剂施加完成或湿显像剂干燥后进行。必要时,对于溶剂悬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luke DSP-400线缆测试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ICP光谱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PHS-3C数字酸度计期间核查方法.docx
- 便携式红外线CO、CO2分析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docx
- 布洛维光学硬度计期间核查方法.docx
- 低本底α、β测量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电子秤、案秤和台秤等期间核查方法.docx
- 电子水准仪期间核查方法.docx
- GB/T 45632-202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GB/T 18757-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