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的形体演变
摘要:汉字虽然有表音化倾向,但三千多年来的汉字发展史又告诉我
们,不打破汉字的根本体系,不超出汉字体系之外,表音化倾向再发展也
不能自然而然地演变为拼音的音素文字。
一、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 100 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
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
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西”、“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
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
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
是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 多年如今儿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
发布了一系列较股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
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
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总体来说中国
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 6000 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
文→小繁→隶书→楷书→行书。
二、汉字的书体发展史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形式,有时候
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
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
资料。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股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
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
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三)大篆
大篆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搞所书而得名。
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
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
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四)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
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今存(琅琊台刻石) 、
《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
(五)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圈转的笔划改为方折,
书写速度更快,在本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也叫“隶字”、
“古书”是在察书陣砷为适中书号便铺的而要产生的字体就小集加以
简化。又把小篆均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
和“汉隶”,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有很多,如“颜体”(颜真卿)、“柳体”(柳
公权)等。
(七)行书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
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
生的。笔势不楷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草”。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概是在末年产生的。
(八)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主演变出来的。有章
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
《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
《初月》、《得示》等帖。三、汉字改革问题到了近代,前面也谈到,我们
的汉字是今日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唯一使用着的古老的表意文字,历史
上的其它古老的表意文字早己消亡了。
三、结语
汉字几千年来演变的特点是在表意的体系之内不断增加表音的
倾向。这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
展,随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汉族人不断增加了形声字和假借字,
对表音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汉字发展的表音化倾向的意义是十分重
要的。它告诉我们汉字的拼音化变革是汉语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内
部要求。汉字拼音化是具有内在必然性的。
汉族人认识汉字的非科学性和繁难性,认识了汉字与社会进步之
间的尖锐矛盾以来就积极设法解决汉字的弊端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汉语》,朱德熙.
[2] 《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上海教有出版社,2002 年.
[3] 《国汉字文化大观》何九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