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诗人》第1天(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诗人练习——第一天 创作背景·李白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 726 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 26 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静夜思》 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 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古朗月行》 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 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赠汪伦》 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 的情景,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望庐山瀑布》 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和气势。 《夜宿山寺》 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 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望天门山》于开元十三年(725 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 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 《望天门山》 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 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 《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 《黄鹤楼送孟 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 浩然之广陵》 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李白】 一、选择题 1.李白的“字”是( ) A.太白 B.子美 C.梦得 D.子厚 2.下列不是李白的“号”是( )。多选 A.青莲居士 B.易安居士 C.滴仙人 D.庐山人 3.与李白合称 “李杜”的是( ) A.杜牧 B.杜甫 C.杜康 D.李商隐 4.下列哪首古诗是李白写的送别诗( )多选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赠汪伦》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芙蓉楼送辛渐》 二、填空题 1、两岸猿声啼不尽, 。 2、孤帆远影碧空尽, 。 3、 ,千金散尽还复来。 4、 ,手可摘星辰。 5、相看两不厌, 。 6、 ,低头思故乡。 创作背景·杜甫 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 《绝句》 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上元元年(760 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 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感到很满足,所以,时值春暖花 《江畔独步寻花·其 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 五》 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春天。宝应元年(762 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 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 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 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 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 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 《春夜喜雨》 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 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 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杜甫】 一、选择题 1.与杜甫合称 “李杜”的是( ) A.李白 B.李世民 C.李清照 D.李商隐 2.杜甫史称( ) A.诗仙 B.诗魔 C.诗圣 D.诗神 3.杜甫为( )主义诗人。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形式主义 4.《绝句》表达杜甫什么情感?( ) A.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C.表达自己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 二、填空题 1、会当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