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赏析
《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
穆宗长庆四年),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
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此诗表面看是
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
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
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王朝
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
平景象之下,也有深重的隐忧。
品读《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唐穆
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
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金陵:吴国都城。
【韵译】
西晋时的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为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
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
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
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词语解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
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
【诗文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
军事要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
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
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
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
点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