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边 城
沈从文
教学目标:
1、分析文本,欣赏品味边城之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性美、人情美)。
2、探究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欣赏品味边城之美
教学难点:
探究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讨论分析和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整理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3、分析文本,欣赏品味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品味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湘西的凤凰镇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那里青山抱古城,沱水绕城过,有红红石板街,小巧吊脚楼,独特的风雨桥一切,都美到极致。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ppt展示图片)
那里是沈从文魂牵梦绕的故乡,今天我们就走近《边城》,感受沈从文笔下的如诗如画,如烟似梦的田园牧歌似的美丽湘西世界。
二、沈从文及其作品介绍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
1、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等
2、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边城》充满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是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他的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三、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四、故事简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在唱歌之时,让弟弟先开口,为了成全弟弟,自己没有唱歌,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怅惘。
五、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速读课文,思考:节选内容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每节主要写了什么事?
明确:围绕端午节展开。
第3节:湘西过端午的风俗。
第4节: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第5节:翠翠和大老天保的见面。
第6节: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翠翠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2、课文写了几个端午节?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明确:共写了三个端午节: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的端午——眼前的端午。
结构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跌宕起伏,采用顺叙和补叙相结合的叙述手法。
六、欣赏品味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
(一)风景美:青山、绿水、白塔、蓝天、白云、古老的渡口、悠悠的渡船
(二)风俗美
1、作者在第二段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在这三个节日里,人们究竟是怎么热闹的呢?
请大家速度课文,并画出相关语句。
明确:
(1)课文第三节“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这是实写端午节的热闹。端午赛龙舟,家家闭门锁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
(2)第五节第二段“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
——这是虚写中秋节的热闹。可见有月可看的中秋夜晚,青年男女会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
(3)第五节第二段“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是回忆这两年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