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加工机械何去何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肉类加工机械的机遇与挑战 (江苏省肉类协会第三届行业工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企业的老总们、朋友们: 你们好! 承蒙盛情,给我机会,在此发言,深感荣幸。 我叫张雪明,我来自常熟通达公司,我公司下属有以下四个实体,即:常熟市通达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常熟市屠宰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常熟通达肉类工业工程设备研究所、常熟董浜通达大酒店。我公司主要经营产品为肉类加工机械,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生鲜肉加工设备类,主要有猪、牛、羊屠宰及分割成套设备;二、熟肉深加工设备类,主要以方腿肉、肠类制品、肉松、肉干、肉丸等相关的加工设备。年产销能量为3000万元。产品主要市场在国内各省市,亦有少量出口日本、瑞典、俄罗斯等,国内最大的用户山东金锣集团共用我公司设备2000多万元,其次为南京雨润共用我公司所产设备1000多万元,使用我公司所产设备最多的地区为上海市、山东、河南、黑龙江省四省市,这几个地区均已超过5000万元,其中在上海市不管是生鲜肉加工方面的屠宰厂,还是深加工方面的肉制品厂,80%以上的企业均有我公司提供的相关加工设备;2002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至少有38强企业与本公司有业务关系,使用本公司生产的肉类加工机械设备。 我公司的发展,所走的每一步及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肉协和在座各位领导、朋友们的关心与支持,在此,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联系,扩大合作,为振兴中国的肉类行业而共同努力! 我经常讲这么一句话,我们搞肉类加工机械企业是肉类加工企业的后勤部、装备部,我们战斗在肉类工业前线的将士们,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武器,弹药,很难在前方打胜仗。我认为,肉类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肉类加工机械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如果离开了现代化的肉类加工机械装备,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将无从谈起。肉类食品工业的发展,是肉类加工设备和肉类加工工艺共同发展的结果:设备革新和创新可促进工艺的改进、提高、发展,以工艺的发展可进一步促进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做设备与用设备之间是有距离的,两者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完善,这是使肉类加工工业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必要条件。 据统计,我国肉类总产量实现了19年的连续增长,2001年总产量已达到了6333.9吨,占世界肉类总量的27.2%,人均占有量50.54Kg,已远超世界平均水平38.51Kg,但是,我们的加工总量很小,还不足总产量的10%,加工水平很低,出口量还不到1%。 目前,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少说有3000多家,资产近400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21个省200多个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肉类加工机械设备200多台(套),我江苏省也有少量进口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对提高我国肉类加工能力和产品现代化、多样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光靠这些设备对一个畜牧大国、产肉大国,人口13亿的民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省更是如此。而且国外设备的价格昂贵,平均价格为国产设备的10倍左右,如:班宰1000-2000头生猪屠宰线国内设备约需100多万左右即可,而进口设备要1000-2000万元。这么高的价位与我国的国情不相吻合。而我国国内的肉类加工机械技术装备水平还很低,比较落后。所以说,作为肉类加工企业的后勤部、装备部,我们该怎么办,深感责任重大。 十多年以来,虽说肉类加工机械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94年中国肉类研究中心举办“第二届肉类加工机械”交易会当时我也参加了,参加的单位还不足10家,而现在已发展到100多家,而我们这100多家企业的机械制造能力又如何呢?简单讲不够理想,除少数个别制造水准尚可外,大部份都较为落后,年产销能力超千万的很少,而低于100万的很多,甚至还有个别“三无”企业从中“捣浆糊”,乱了市场,乱了价格,偷工减料,质量低劣,而我们这些企业是黄牛角、水牛角,各管各,谁也难于左右谁,真所谓是群雄逐鹿,各占山头,对整合、集中、技术优势、研发新品放慢了脚步。为此,我们肉类加工工业的后勤部、装备部,如何来规范自己,自律自己,提高自己,赶超先进,缩短差距,提出如下问题,供探讨研究: 一、如何尽快制订行业规范、行规、行标,使我们的肉类加工机械标准化、系统化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行业管理机构(肉类加工机械商会或协会都可以),实行监督、管理。 众所周知,我们肉类加工机械厂家的产品专业性强,品种规格多,而市场面较为狭窄,不可能进行规模生产,流水作业。这就决定了我们这个行业适合小型厂家生产。同时,产品技术高低参差不一,很大部分生产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一个简陋普通小厂,凑合就能进行生产,导致微型及“三无”企业出现,竞争无序,搅乱了市场,损害了行业的信誉。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肉类协会及国家相关部门组织我们这类企业,制订行规、行标;加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