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地图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的地图 【作者】辛文 楔子:李白的地图 公元 742 年,诗人李白携一歌妓游览浙江东山。诗人崇拜的谢安已入土 300 余年,谢大人喜欢的女子也已化作黄土一抔。李诗人悲从中来,写下了《东山吟》:“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横流之咏何必奇。” 某一地方,我们想起那曾惊天动地的悲欢离合也东逝如流水,那颜色如花的女子如今也化作“古坟荒草”,而己虽“今朝如花月”,百年之后却也成为后人追思的“古人”,于是胸中一股悲凉之气慢慢化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某一日子,我们踏上某一方山水土地时,想起某位古人就曾站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吟风颂月,发古人之幽思,抒万丈之豪情,也许会会心一笑。这一刹那的心有灵犀,撇开身边的纭纭众生,宛若搭上了古人的油壁车。 一处山水,一段风月,就那么静静地凝固于李白的诗中;千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你的到来,等待你的感知。在感知中,如果微笑中有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如果脚步里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舒盈, 如果灵魂内有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那份与自然山水的默挈,那么,对于枯燥变幻的人生,对于起落无序的命运,我们会有很多更好更深的理解,懂得从容,学会感激。 活着, 是匆匆赶路,而“地图”,让你抬起眼看一路风景。现在就让我为你掀开李白的地图。一、丝路花雨:横行青海夜带刀 青海湖,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文成公主出嫁时曾经路 过的日月山旁边,在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笔下,别具一番壮阔豪迈:“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昏独坐海风秋。” 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了青海全境,割断丝绸之路,青海湖畔 一片苦寒,杀机四伏。诗人前来以身蹈险的甚少,更多的是想象,杜甫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湫湫。” 如果说杜甫对这方大漠山水怀有的是更多的忧患、控诉与鞭苔,那么,李白则用豪 情壮语对穷兵黩武进行了讽刺: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哥舒是玄宗年间任安西节度史的哥舒翰,曾枕戈待旦地守卫边境,受到西部边民的衷心爱戴:“北斗七星夜,哥舒夜带刀。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夜带刀”成了哥舒将军的形象。天宝十二载,哥舒率兵六万三千人,几乎全军尽没才攻下只有五百吐蕃守军的石 堡。李白一个“屠”字,写尽了多少官兵的血泪,人民的哀哭,哥舒的无能,而“取紫袍”(玄宗因此事赐予哥舒“紫袍”,即唐制三品以上)又那样具讽刺之能事,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谁说“诗史”的称号仅归杜甫一人所有? 谁说李白在浪漫的幻想中仅仅编制梦中的童话?丝路花雨, 美丽的名字却血语腥风,白骨皑皑。丝绸之路上,李白孤独地 跋涉,又深沉地思索。 祁连山脚下,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的壮美抒怀, 更有“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的多情慨叹;在楼兰古国,李白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的细致描摹,更有“晓战虽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的豪情壮志。 如果杜甫描摹了历史,李白则诗化了历史;如果杜甫是饱含血泪的控诉,李白则更将自信与自负挥洒笔尖, 任之在历史中铸就一片光彩,一份希望。二、长江黄河: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的壶口,长江的三峡及其畔边的名 楼,都是李白垂顾倾心的山水风物。 李白曾在多首诗中写到过黄河的壮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而壶口在诗人笔下尤为令人震撼乃至恐惧,即这首《公无渡河》(箜篌谣):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 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 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读罢此诗,不禁令人蓦然忆起一些人类的悲剧:夸父追日而渴死,精卫填海而不息,以至西方的洪水诺亚方舟……一场场尽是人类无法抗拒自然的 威力的悲剧,“箜篌所悲竟莫还”中一个“悲”字如箜篌哀鸣,悲音袅袅,不绝于耳。“虎可博,河难凭”,咆哮万里的黄河岂是一叶扁舟能够飞渡得了的?公渡之,公溺之,从此有位女子每日在黄河边引箜篌悲唱:“公无渡河,公无渡 河……”诗人有一种人的渺小感的抒怀。在大自然面前,人 是渺小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何尝不是?在历史洪流中,又 何尝不是? 在三峡,李白还有一首名作《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也有速度,曾有专家评选速度最快的诗,此诗即列其中。为什么呢?盖因白帝城到江陵,约1200 里,“一日还”之快可比上喷汽船,何况诗人乘的是“一叶 扁舟”?当时李白五十八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