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卷(Word版).pdfVIP

江苏徐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卷(Word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抽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 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古代文学上,“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 价值性,自觉地对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认识,促进文学按其自身的规 律向前发展。 根据当代学者胡旭的研究,中国文学自觉有以下标志: 标志之一是张衡 《归田赋》的出现。张衡曾用十年时间写成 《二京赋》。该赋的 主旨是讽谏帝王公侯节俭,但这篇花费巨大精力所作的大赋,于政教却丝毫无补。面 对着朝政日非、江河日下的局面,其道家思想开始抬头。 《归田赋》中表现了隐居生 活的恬淡情趣。赋中分明已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自我意识加强了,个人价值得到了 关注。此后,抒情小赋不断出现,辞赋成了文人抒情写意的工具,实现了文学的自觉。 标志之二是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大约在桓、灵之世,出现了一批文人五言诗, 其代表就是选录于《昭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人的自觉”。 “十九首”的内容不外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两个方面,诗人们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前途 的渺茫,抒写了羁旅愁怀和离别相思,情调是悲哀而深沉的,这些慨叹正是对人生的 执着与重视。“古诗十九首”的抒情十分真实强烈,作者们对自己的种种情感,毫不 掩饰,一寄之于诗。这说明古诗的作者们不再把文学作政教的附庸,而是为满足自己 的抒情需要进行创作;人的主题鲜明了,文学成了表现人生、人的命运、人的心灵的 文学。 标志之三是散文创作方面新面貌的出现。首先是各体散文的长足发展。以文体而 言,碑、铭、诔、箴、书、笺、檄、策、令、议、记、嘲、谒文、连珠等,种类繁多。 其次,东汉中后期散文逐渐趋向整齐华美。一是在句式、音节、辞藻、用典等方面做 文章,着力创造出一种形式美;二是讲究散文风神的飘逸与灵动。 (摘编自 “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鲁迅先生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 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 ‘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 派与创造社 “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 传播中异化, “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不同于 18世纪末以来西方 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 “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 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 《周易 ·贲》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 也。”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 六经实乃文学之渊府。 中国“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 曹丕 《典论 ·论文》所说的 “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 “本”,具体文体 和文辞的变化是 “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 20 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 19 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 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于符合西 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 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 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 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研究 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 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 中国古代文学,也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