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向质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双向质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论文 1
一、双向质疑的方法和实践 2
1.矛盾法 2
2.放收法 3
3.辩论法 3
4.类比法 4
二、双向质疑法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5
1.疑境的创设 5
2.疑点的设置 5
3.教师的总结 6
文2:在电脑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6
一、创设情境,激发积极思维。 6
二、精讲多练,鼓励质疑思维 7
三、学会观察,培养与发展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7
四、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0
正文
双向质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文1:双向质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论文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双向质疑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双向质疑是包括师、生两个方面的质疑。一方面,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有疑问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任何一方的质疑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一、双向质疑的方法和实践
1.矛盾法
即教师提出或者教师创设一定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选择最佳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学习《工业合成氨》时,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Q,应采取怎样的条件有利于氨的生成?”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会得出结论:低温、高压、使用催化剂。这时进一步发问:“对于该反应大家都比较熟悉,反应条件应该是高温、高压、使用催化剂。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应该怎样理解?”问题一旦提出,就容易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这时候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翻阅书本,相互讨论,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提出的`问题要尖锐,发人深省,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置身于矛盾环境中而急于想办法跳出困境,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理想。
2.放收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提出一些带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多种答案,然后再进行比较、优选,最后得出最佳答案;或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然后进行发散和集中思维,寻求最佳答案。
例如,在学习《氨·铵盐》这节内容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在实验室制备一些氨气,你会选择怎样的制备方法?”学生这时会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法,经过提问、归纳总结,共有四种方案:①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②利用NH4Cl和NaOH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制取氨;③加热分解NH4Cl或NH4HCO3粉末;④利用NH4Cl固体和NaOH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氨。基于此,再跟学生们一起分析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条件以及所用仪器,最后学生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从诸多答案中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利用NH4Cl固体和NaOH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氨比较合理,而且应该用瓶口向下排气法收集。通过这样的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了对前面所学方程式的认识,而且学生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用第四种方法,而不是机械地记忆要用第四种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提出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但一般只有一种是最好的。这样的问题可使学生的思维范围更加扩大,而又能辨别多种解决问题途径的优缺点,从中挑选出最佳的答案。
3.辩论法
即针对学生对同一讨论常常有不同观点的事实,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主动性和精密的思维品质。
例如学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aSO4不溶于水,水溶液导电性弱,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 这句话对吗?”问题一提出,学生自然分为两派,认为对的同学力争:因为BaSO4溶液导电性弱,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认为错的同学则认为: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是强电解质,因为BaSO4是盐,所以是强电解质。这时,进而反问:“强电解质的概念是什么?”这时立即就有学生提出:虽然BaSO4溶解的很少,但溶解的这少量BaSO4如果是全部电离,那么BaSO4就是强电解质,反之则反。此时我马上指出这种看法有道理,这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世上没有非常绝对的事情,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研究.doc
- 浅析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运用.doc
- 竞技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探究.doc
- 燃气空调的应用与发展.doc
-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doc
- 戏剧服装设计教学的学生能力培养.doc
-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生本理念研究.doc
- 新时期智能手机网络营销战略探讨性的.doc
- 夜间景观照明设计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doc
- 怎样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doc
- 2025年四川省万源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一套.docx
- 2025年山西省介休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吉林省敦化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推荐.docx
- 2025年山西省古交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西省侯马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信宜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参考答案.docx
- 黑龙江省宁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带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腾冲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福建省龙海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带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六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生成果及点评.pdf VIP
-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pdf VIP
- 变电站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分级护理制度》课件.ppt VIP
-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 .pdf VIP
- J B∕T 13202.4-2017 -柴油机 颗粒捕集系统 第4部分:颗粒捕集器技术条件.pdf
- 2.蜗牛的坚持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02.ppt.pptx VIP
-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pdf VIP
- DB37_T 5174-2021 山东省沿海地区建筑工程风压标准.docx
- 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评价与反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