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服务礼仪 第四章 见面礼仪.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见面礼仪 第四章 学习目标 小宋今年刚参加工作,年轻的她工作干劲十足,待人也很真诚,对每个同事前辈都很友善,在公司里总是“王姐”、“张哥”等亲热地叫着。某一天,小宋陪同客户经理王经理参加了公司客户的见面会。期间,小宋也像往常一样称呼王经理为“王姐”,忙前跑后,自认为圆满完成了任务。但会后王经理严肃地对小宋提出了批评意见,指出她在客户面前表现欠妥,小宋疑惑不解。 请帮助分析小宋其表现。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打招呼的含义 见面打招呼是最常见的礼仪。与西方人打招呼时,不要用中国人见面时习惯说的“你上哪儿去呀?”或者“你去干吗?”等问语。这会被他们认为是想探听别人隐私的失礼行为。也不要见面就问“你吃饭了吗?”这样往往会被误解成你要请他吃饭。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打招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商务场合打招呼的方式—— 招手致意 招手致意是商务交往中打招呼时常用的礼节方式。招手致意的功能因招手高度与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右手高举过顶,并用目光示意是表示招呼对方,受这种礼时必须答礼。手高举过头顶、掌心向前、左右不停摆动,是告别礼,其答礼式也是向对方施以这种摇手礼。右手举起过肩但不过头,掌心向侧面,可作为与客人中距相望或行进中的礼节,亦须面带笑容,用目光示意对方,一般表示再会的意思。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握手的意义 握手是日常交往的一般礼节,多用于见面时的问候与致意;也多用于告别时的致谢与祝愿。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礼节。握手礼的礼节,据说是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手中常常握着棍棒和石块,用作猎取动物和自我防卫的武器。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握手的场合 (1)在被介绍与人相识,双方互致问候时,应握手致意,表示为相识而感到荣幸与高兴,愿与对方建立友谊与联系。 (2)友人久别重逢或同事多日未见,相见时应握手表示问候、关切和为见面感到高兴。 (3)当对方取得很大的成绩或重大的成果、获得奖赏、被授予荣誉称号或有其他喜事时,见面应与之握手以表示祝贺。 (4)在自己领取奖品时,应与发奖者握手以表示感谢。 (5)当有人向自己赠送礼品、发表祝词讲话时,应与其握手以表示感谢。 (6)在社交场合突然遇见友人或领导时,应握手表示问候和欣喜之情。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握手的场合 (7)当拜托别人为自己做某件事准备告别时,应握手表示感谢和恳切企盼之情。 (8)当别人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做了某件好事或帮了忙时,应握手表示感谢。 (9)在参加宴请(包括各种茶话会、招待会、家庭宴会等)后,应和主人握手表示感谢。 (10)在拜访友人、同事或上司等之后辞别时,应握手以表示希望再见之意。 (11)邀请客人参加活动,在告别之时,主人应和所有的客人握手,以表示感谢对方的支持与光临。 (12)参加友人、同事或上下级的家属追悼会,在离别时,应和死者的主要亲属握手,表示劝慰。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握手的要求 第一节 打招呼与握手 握手的要求 不要一只脚站在门外,一只脚站在门内握手,也不要连蹦带跳地握手或边握手边敲肩拍背,更不要有其他轻浮不雅的举动。 与上级或下级握手除遵守一般要求外,还应注意:上下级见面,一般应由上级先伸手,下级方可与之相握。 与妇女握手比与男子握手有更多的讲究。 第二节 称 谓 礼 仪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在使用亲属称呼时十分讲究,父系家属和母系家属的不同,男方亲族与女方亲族的各异,还有直系长辈、晚辈和旁系长辈、晚辈之间的称呼等,都分得很清楚。 虽然现代家庭称呼远没有古代那么庞杂,但基本的称呼还是要了解的。如:父亲、母亲、外婆、外公、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舅舅、姑姑、叔叔、弟弟、妹妹等。此外,还有常见的亲属合称,如父母、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叔侄、公婆、夫妻、兄弟、妯娌等。 第二节 称 谓 礼 仪 第二节 称 谓 礼 仪 第二节 称 谓 礼 仪 如果是在众人交谈的场合,则要注意称呼时的顺序。 要注意称谓的对象。 不要忽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不要使用低级庸俗的称呼。 不要使用外号。 不要随随便便地称呼他人的姓名。 第三节 敬语、谦语的使用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归还原主叫“奉还”。 第三节 敬

文档评论(0)

Zu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文档,资源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