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讲座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健康讲座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概念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 高血压的诊断:(一般间隔2周)三次测量,动脉血压≥140和/或≥9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可怕吗? 可怕的是 高血压的 并发症!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对重要脏器(心、脑、肾、眼等)进一步损害!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危害—心 心室肥大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 高血压性心脏病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2005年7月2日,古月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8岁。曾84次出演毛泽东 。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2005年8月18日凌晨4时,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心脏病突发,享年46岁。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危害—脑 脑水肿 脑溢血 脑梗塞等 高压增加10 mmHg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增高47%,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增高54%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2011年6月27日,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 叶志平在家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7岁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危害—肾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蛋白尿排泄率升高 肾小球硬化 肾衰竭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危害—眼 中央动脉硬化 视网膜渗血出血等 视网膜动脉硬化引起眼底病变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1、控制体重 体重下降10kg可使血压下降5-20mmHg。高血压患者应控制BMI在18.5—25kg/m2,或注意控制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2、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严格限制饮酒、摄入足量蛋白质、注意钾、钙、镁的摄入。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降低血压4-9mmHg 4、保持健康心态 不良情绪可明显影响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高血压的常见诱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避免紧张、急躁、焦虑的状态。)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从最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视血压控制情况逐渐加量以达到降压目标。 2、推荐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平稳有效的长效制剂,以保证一天24小时平稳降压,防治靶器官损害以及清晨血压突然升高所致的猝死、卒中和心脏病发作。且此类药物便于患者坚持规律服药。 3、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而不宜将一种降压药物的剂量加得过大。 4、判断降压药物是否有效或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达到最大疗效得所需得时间。不应过于频繁得改变治疗方案。 5、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一般应长期监测血压,坚持服药。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理想的降压目标是: 根据新指南(2011年)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合并有肾病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高血压治疗误区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稳定了就不再服药 由于高血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以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有的病人一生无临床症状。所以许多病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服药,这是错误的。其实血压的正常就是服了降压药治疗的结果。停药后血压必定又会增高,甚至更高。这种血压的明显波动,正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积极地治疗,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后而后悔莫及。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走出单纯依赖药物, 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除了血压升高外,尚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二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q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