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课件明清210.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明的繁荣与转型——明清(1368~1840年) 总特征 中国由盛转衰OR近代曙光即逐向近代文明转型? 1政治:专制主义逐达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重点概念落实与西方民主化小比较2经济:A面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史实农手工商业(关注新表现)人口?)资芽生 慢发展,传统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是世界贸易中心;B面,抑商政策 海禁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落后于时代发展之潮流重点 两大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此时西方经济与政策的变化 3.文化:A,集大成之阳明心学:僵化理学占统治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印刷技术,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繁荣,小说、绘画、戏剧新成就,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即民主启蒙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古代科技小结 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 4.外交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妨碍开拓海外市场,阻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芽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朝贡贸易日益萎缩 5.社会生活 内地封闭保守 今日话题 明清东南沿海人民迁移南洋务工愈多的原因8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00~1840年)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在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统治世界。 1.政治民主化之势: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扩展并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政治保障。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新航线开辟,早期扩张,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血腥扩张到商品扩张但英与 中国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3.思想科学理性化: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思想解放,并影响中国民主革命。;(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条件6分);(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 (1)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 ;(13年浙江卷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材料三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当然。因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长期看,则刚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名商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任何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者则不计其数。?--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8分 ;重点解析一 史实与概念 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阶层 政:明 废中书省,废相 ,权分六部。事多,殿阁大学士到内阁正式产生清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此时的英 美 法的政治

文档评论(0)

gcq的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