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网络理论-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组织间网络理论-详解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间网络理论(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目录 1 组织间网络理论概述 2 组织间网络理论在物流中运用 3 参考文献 组织间网络理论概述   所谓组织间网络,是指一些相关的组织之间由于长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合作结构形态,这样组织群就可以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生产产品或服务,以便更迅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并提高自身竞争力。这里所讲的组织可以是单个的公司、企业、私人自愿者组织或政府机构。丹尼斯等学者(Dennis Maillat,Olivier Crevoisier and Bruno Lecog,1993)从多维的角度对组织间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第一,经济维度,组织间网络的出现及其演变可以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第二,历史维度,组织间网络是各种行为者基于信任、相互认同、互惠和优先权行使等所组成的长期关系系统,是随时间推移组织交易的一种手段,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路径依赖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对这种演进进程提供基本的洞察力;第三,认知维度,组织间网络是大于个别行为者(企业)诀窍总和的集体诀窍的储存器,这种组织方法的优势是允许集体学习过程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如超越企业边界的技术开发的学习过程;第四,规范维度,所有组织间网络都是由旨在确定每个成员的义务与责任的一套规范所定义的,这些规则划定了集体活动的领域,并确保与其外部环境相比,组织间网络受到始终如一的规制。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来看,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企业和市场是两种相互竞争和相互替代的组织资源配置方式;而正如理查德森指出的,“企业和市场之间直接协调和自动协调的两分法,使人们误解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协调方法,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1](P.895)。理查德森等人研究指出,企业间活动是互补的,资源具有依赖性,所以企业间活动需要协调,但这种协调不是通过政府计划和一体化为一个企业来协调,而是通过企业间多样化的契约安排来实现;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技术的联合开发,提供对相关企业的有效控制。虽然企业的内部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弥补市场失灵而降低交易费用,但随着企业的内部化程度加深容易形成等级组织。层次繁多的等级组织不但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降低了知识、信息等要素的流动速度及其准确性,减少了创新的机会,出现所谓的“组织失灵”——组织成本越来越高、组织效率日益低下、官僚化阻碍创新、程式化降低士气、滥用职权而导致腐败(罗仲伟、罗美娟,2001年)。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单纯将资源内部化战略视为惟一的“法宝”,有些企业内部的组织由原来的垂直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企业自身也越来越走向市场交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资源的内部化战略和市场交易以外,还可以寻求另外的力量获得支持。也就是说,在市场和企业之间,还有一种中间力量在发生作用,这就是网络(Thorelli,1986)。所以,有学者建议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制企业的三极制度分析框架来取代市场与科层制企业的两极制度分析框架,即除了“看不见的手”(斯密)和“看得见的手”(钱德勒)之外,还有“握手”(组织间协调)(PicardLarsson,1993)。   不同于市场和企业的是,网络是相互选择的伙伴之间的双边关系,网络化包含着相互信任和具有长期远景的合作以及得到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网络可以保证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不断提高的知识、能力以及交换资产的质量。与市场相比,网络可以更好地处理伙伴之间的关系,以确保较少的知识信息遗漏;所以,网络比市场更为稳固,而比企业的内部组织更为柔性(Conti,MaleckiOnias,1995)。另外,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而进行学习和创新,从而降低创新成本;而长期的合作关系则使得企业之间确立了信任关系,使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降低,机会主义行为减少,降低交易成本,扩展信息搜寻的渠道和分担创新的风险性(Sabel,1992)。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组织间网络相对于企业科层制的优势日益明显。在信息时代,经济组织面临着超越股份公司实行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的挑战,因为专业化分工超越了企业固有的边界,企业内及企业间专业化的多维性和知识形态的多样性使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对知识、信息多方面的搜寻或学习过程是与其他企业交互作用中集体产生的,但企业间分工特别是创新活动面临着不确定性、不可分性和不可独占性所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等多方面的外部性问题;而组织间网络对相关企业而言就是克服这种外部性的有效手段,因为它通过成员间交互优先的机制提供合作与风险分摊的框架,在企业间提供一种信任手段,交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