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及职工购买国企产权的主要法律问题与防范.docx

国企高管及职工购买国企产权的主要法律问题与防范.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企高管及职工购买国企产权的主要法律问题与防范 国企高管及职工购买国企产权的主要法律问题与防范 王波涛 近几年,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及职工共同购买国有企业产权已经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可否认,上述改革方式对于节约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企业经营决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作用。同时,由于上述购买主体系企业的内部实际控制人和企业员工,主体的特殊性决定其购买国有产权方案中存在特殊的法律风险。逻辑推理和并购实践均证明,若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上述改革改制方式将难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造成国有产权转让在法律程序上或法律实体上的无效后果,极大的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 一、国有企业高管及职工购买企业产权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尽管200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陆续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意见》、《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是,国有产权向高管层和职工转让在操作层面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 1、企业高管直接参与制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改制方案。在国有企业高管及职工参与购买企业国有产权的改制过程中,大量存在企业高管直接参与制定改制方案的情形,使改制在方案制定阶段即违反法律的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无论改制方案如何,已违反了改制的基本要求,从而导致改制无效。 2、企业改制内部人控制严重,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不规范。全员参与购买国有企业产权,尤其是高管层参与购买国有产权的,因直接涉及个人的经济利益,故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比如有些改制企业财务审计仅限于账面审计,不作核查;应收帐款不入帐;隐匿流动资产;虚报呆帐死账; 虚报成本、废品;漏审部分资产和无形资产;遗留债权债务。 3、资产评估不规范。有些改制企业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没有资质,或虽然有资质但过分迁就被评估企业, 进行高值低估,商标、商誉、经销网络、特许资质、优惠利率贷款权、优越地理位置、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没纳入评估范围,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改制任务,低估净资产等。 4、缺乏完善的财税金融和社会保险体系。现实的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重组是企业并购的障碍之一,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负担,即退休、医疗和企业富余人员的生活保障, 使许多并购国有企业时要承担沉重的就业和养老保险压力,而这些制度在我国尚存在不少缺陷。 5、产权交易市场不成熟。目前,我国与企业并购相关的产权交易市场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所提供的专业化产权交易服务品种、服务手段和服务标准不能满足产权转让行为日益增长的需要,加之经济转型过程中依法运作的意识不强和社会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即使是发生在产权交易市场之内的企业并购,由于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亦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二、国有企业转让给高管及职工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控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作的,各种风险隐患影响着其顺利实施。因此,国有产权向内部人转让应当谨慎对待各个环节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主动适应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实现国有产权向管理层及职工的依法合规转让。 1、坚持国有产权转让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施国有产权向高管层及职工转让的改制行为,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要求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规定,实施改制分流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逃避债权人债务。在企业改制的具体操作中,要特别注意规范工作程序,依法规范操作。对国有 产权的处置必须依法进行,施行阳光操作。 2、坚持国有产权向高管层及职工转让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原则 2-1 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对转让标的企业进行审计,其中标的企业或者标的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参与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2 国有产权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中介机构委托等重大事项应当由有管理职权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管理层不得参与。2-3 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对以下事项详尽披露:目前管理层持有标的企业的产权情况、拟参与受让国有产权的管理层名单、拟受让比例、受让国有产权的目的及相关后续计划、是否改变标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否对标的企业进行重大重组等。产权转让公告中的受让条件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