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医者的不凡故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平凡医者的不凡故事 一个平凡医者的不凡故事 2017年09月12日黑龙江日报 □文/本报 董新英 摄/本报 刘心杨 青冈县连丰乡三排四村村医常德义何许人也? 你就从村头走到村尾,没有一个人会说常大夫一个“不” 字。对于常德义的医术和人品,凡是让他瞧过病的人都敢给 他打保票。 还未见到常德义, 已搜罗到他的几个故事。 常大夫自小落下了身体残疾,身高不足一米四,骑自行 车时一脚先搭上车大梁,那只脚再迈上去,前些年村路不好, 他没少摔跟头。后来骑上了摩托车,摩托车让他摔坏了四五 辆。 常大夫有个账本,邻里乡亲欠他二三十万,有些账欠了 二三十年,他从来不主动催要,人要没了债就烂了。 有人看中了常大夫的医术,要出大价钱给他在大城市开 个诊所,常大夫愣是没干,就说在三排四村待得舒坦。 日前,在绵绵细雨的清晨 走进了三排四村常维屯, 怀着好奇与敬意,见到了赢得无数好评的村医常德义。 当44载村医行数 村路 见到67岁的常德义时,他面带慈祥的笑容,正如村里人 的描述。他身材不高,着装朴素,由于腿部有残疾走路半弓 着腰。 到他家时,他正要出门给“预约”的村民看病。“早 晨五点多钟就出门了,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口饭呢,拿起药袋 子又要出去。”常德义的老伴儿有些 地说起常大夫。“如 果没有急病能一大早打 让去吗?看完再吃呗,一会儿就 回来了。”常德义 自己的道理。采访中得知,常大夫在八 点钟之前已经走了两户村民家给患者看病。 问,最远的 村路走了多远?常大夫说,骑摩托车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就 挺远了,我也不管远近,只要打 就去, 24小时不关 机。 “眼吧前儿的病都能对付”,常大夫说起他的医术很谦虚。 其实,常大夫可谓全科医生。 今年是常德义从医的第44年。常德义回忆,在7岁时, 由于摔伤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腿部落下了终身残疾。和老中 医学医,自己钻研医术,22岁开始,常德义成为一名“赤脚 医生”,成为十里八村都离不开的贴心医生,在村民眼中,他 就是24小时无休医院。 为了不耽误常大夫出诊, 与他一起走 门,跟随 他开摩托车的足迹去村里给村民看病。当 想用镜头 他的行医画面时,常大夫赶紧换上了白大褂,“你看我这两大 袋子药得有五六十斤,药箱也装不下啊,拍这大袋子有损医 生职业形象不?”普普通通的村医常德义,有着对职业的尊重 和坚持。 44载村医生涯,村里的路从土路到水泥路,每一条小路 上都有常德义的足迹,每一条小路不长,这些年他已走出数 。 家家炕头都坐过户户都需要他 因为腿部残疾,常德义骑摩托时身子是拧着的,但摩托 骑得很快。当天他的第三个患者是同村的滕继勋。滕阿姨的 老伴儿李富看到常大夫来了,赶紧备上了小盆。坐上李富家 的炕沿边开始调药。一会儿功夫,常大夫便完成了调药工序。 扎针时,他的手往患者胳膊上一搭,针就扎进了 ,动作 干净利落。李富说,老伴儿得了脑萎缩和脑梗,语言表达不 清楚,说不出话。昨天半夜老伴儿就不对劲,早晨闹得越发 厉害,赶紧给常大夫打 ,常大夫一来, 病就好一半 了。 走出李富的家,扛起两袋子药品,常大夫又去另一户患 者家“赴约”。 注意到,每到一家,常德义都会卸下两袋 子 用品,给患者看完病,再用一个小木板把两个袋子固 定,扛起来搭到摩托车上。这样的动作,每天要重复很多次。 常德义说,早晨备这两袋子药,到晚上基本都空了。现在村 里人不多,平均一天下来要看七八个患者。冬天的时候,每 天都得去十几家。常德义不光这个屯子诊病,附近的乡镇和 村屯也都约他看病。“家家炕头我都坐过,谁有啥毛病都在我 心里。”就是因为心里有数,常德义的诊病速度很快,效率很 高。 寒冬酷暑中,常德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赴村民求医之约, 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半夜。夏天摔在泥里,冬天摔在雪里, 自行车只剩下了大架子,摩托车摔坏了四五辆,但只要有村 民打一个 ,或是听到自家的一个敲门声,常德义只要能 动弹从来没有爽约。一年冬天,外面正下着大雪,发着高烧 的常德义服过药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唤醒,来 的是一位 家属,在说明了 的情况后,马上赶回家里 照顾 ,却忘了常德义的腿脚不方便。常德义立即穿好衣 服,背着药箱骑上自行车往 家里赶,由于着急加之雪大

文档评论(0)

kay5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105612700001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