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措施.docx

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措施 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为新开发区域,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适合本项目的建设,但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要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2.1工程建设期 1.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使场地的环境整洁难以保持。 3.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等。特别是夜间。 4.施工时,工人临时食宿地的水、电及生活废弃物,若无妥善安排则会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 5.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如车辆装载过多时导致沿途废弃物散落等,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2.2项目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为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有污水、噪声、废渣、废气。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1.废渣 主要为生活垃圾。 2.污水 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 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等设备,声强在40—45dB(A)左右。 4、废气 无废气。 2.3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3治理方案 3.1施工期 1.对于工程建设期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用夜间运输)。 2.对于施工中的尘土飞扬,建议采取定期清扫,定期洒水等方法解决。 3.对于施工期间的噪声治理,一般不允许晚上十一点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施工设备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的工序,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并在工地周围设临时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周围的声环境质量。 4.施工现场的废弃物,施工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5.施工单位应安排好废弃物处置计划及运输计划,按规定路线运输,并不定期检查执行计划情况。 3.2项目运营期 1.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2.执行标准 (1)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 (2)GB39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域; 3.治理方案 (1)废渣治理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外运,不会在场内形成污染。 (2)废水治理 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用水。 废水治理流程: 废水—化粪池—排入城市下水道 (3)噪声治理 凡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如水泵、风机等除由建筑专业做消声处理之外,均考虑安装消声,减振设备。 空调、通风设备选用高效、低转速、低噪声设备、使噪声DB(A)控制在国标限制的范围之内。 以上措施可以使噪声降低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确保良好的环境。 4绿化 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它具有较好地调温、调湿、改善气候、绿化空气、减弱噪声等功能。根据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中考虑充足的绿化区,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实施以后,不会产生新的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噪声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针对项目建设期中产生的污染,经过综合、科学的治理以后,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垃圾等均可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 6消防及安全 1消防 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1995年修订版);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设计规范》(GBJll6—88); (d)《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0166—92)。 2、建筑防火 本项目建筑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程》(GBJl6—87)。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一级。 3、消防措施 (a)建筑单体周围道路一般宽度大于5m,有障碍处的净高度大于4m,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b)设置有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连动装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喷淋灭火系统,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系统的加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