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亲子活动教育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面管教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儿童教育 Positive discipline 日期:20XX年XX月 目录 CONTANTS 什么是正面管教 What is positive discipline 01 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Five principles of positive discipline 02 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Three pitfalls of the convention table 03 如何制定惯例表 How do I make a routine 04 什么是正面管教 What is positive discipline 第一部分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 提倡不骄纵、不惩罚、和善而坚定的育儿方式 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养育孩子的方法,也可以叫做家庭教育体系,它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倡导父母通过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氛围,培养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责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尊重 合作 自信 自律 责任感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1、它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倡导父母通过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氛围 2、培养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责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价值感” 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Five principles of positive discipline 第二部分 二、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1、和善与坚定并行 五大原则 2、帮助孩子发展出归属感和价值感 3、发展孩子有价值的社交和生活技能,培养良好品格 4、是否长期有效 5、邀请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及通过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力量 二、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1、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内心感受,与孩子建立连接。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孩子的需求其实就是得到关注,可能会有一些打闹、咬人等行为,所以此时我们就要理解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当下最根本的需要 坚定: 温柔地坚持,即成人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和善与坚定: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自己表达需求,是一-种双赢的方法 二、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2、帮助孩子发展出归属感和价值感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受到足够重视的,这也是帮助我们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合理的标准 3、发展孩子有价值的社交和生活技能,培养良好品格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当发生错误行为时,孩子则有机会进步,有机会学到新的知识 二、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4、是否长期有效 马上见效,但不持久,就如特效药,治标不治本,效果会随着时间而减弱;负面影响则是孩子易反叛,认为自己不被爱,不认可自己,伤害亲子关系 惩罚 激发正向行为,帮助孩子反思之前的行为哪里需要改进,不聚焦错误,给孩子自己解诀的机会,建立自信,体验行为的后果,学会自己负责 正面管教 二、正面管教五大原则 5、邀请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及通过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力量 价值感决定后续行为 注意邀请时要合理地鼓励,如果孩子当下能力无法达到还依旧鼓励,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Three pitfalls of the convention table 第三部分 三、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惯例表: 当孩子的某一行为/习惯需要调整时,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商讨制定出的流程性方案,如睡前流程控制/放权? 惯例表的目的 ?与孩子分享权力:观察并评估孩子的发展阶段及能力小孩子则可以给予有限的选择大孩子可以一起商讨制定惯例表 ?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建立自信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三、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需要观察孩子的执行情况,定期检讨、调整惯例表如何检讨、调整? 陈述事实 注意不添加个人的想法和判断 建立连接 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以前失败的经历,注意简短,不要讲大道理 发出邀请 向孩子表达关心,要请孩子分享执行困难的原因,如果当下孩子并不想分享,我们可以等待,直到孩子自愿与我们分享 三、惯例表的三大误区 这是谁的惯例表? 孩子是主体,由孩子制定并执行 父母是协助作用,帮助孩子想起惯例表,并非代替惯例表的角色直接提醒孩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如何制定惯例表 How do I make a routine 第四部分 四、如何制定惯例表 确定主题 睡前/早晨/周末/ .. 01 头脑风暴,任务不超过6项 头脑风暴时,先不讨论任务是否有价值,不批判;任务不能过多,否则会产生疲惫感 02 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父母仅是协助(写/画/贴) 如果孩子不会写字,可以画出来,这也是放权的过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03 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和孩子一起商讨,让孩子去想放在哪里他会经常看到 04 感谢观看 亲子教育|家庭教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