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03.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 主讲人:冯流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fengliu-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三、水污染控制技术 1、概述 1.1 水和水体污染 水体: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包括水及水中的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水体的环境容量或自净能力:指一定程度范围内水体对污染物具有的承受能力,或者说水体对排入其中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水体自净过程及机理:包括物理过程、化学或物理化学过程、生物化学过程 水体污染: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即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体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及水体的正常功能时所发生的一种现象 水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区分及其意义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1.2 废水来源及特性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废水的产生及排放 废水:使用过程中混入各种污染物,导致使用价值丧失而废弃外排的水 废水来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 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大致区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1.3 水质评价指标 水质: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也可间接表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水质指标项目繁多,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大类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物理性指标:色度、嗅和味、浊度、透明度、温度、总固体、悬浮物、电导率 化学性指标:有毒化学性指标(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氧平衡指标(COD、BOD、TOC、TOD、DO、高锰酸盐指数)、一般性化学指标(酸度、碱度、硬度、pH值等) 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菌及病毒等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1.4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分类: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按污染物质变化情况可分为分离法和转化法 分离法:离子交换、汽提、超滤、离心分离等 转化法: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2、悬浮物及胶体的分离处理 沉淀法:主要去除原有的悬浮固体或次生的悬浮固体 混凝法:絮凝+凝聚,主要去除水中高分子物质、呈悬浮状或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重金属 浮力浮上法:自然浮上法、气浮法、药剂浮选法,主要去除相对密度小于或接近水的细微颗粒物 离心分离 过滤:筛滤、粒状介质过滤 磁力分离:分离具有磁性的悬浮固体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处理 3.1 生物转化法类型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3.2 影响生物转化处理的因素 pH值:适宜值为pH6~9的弱酸性到弱碱性范围 温度:好氧生物处理一般在15~25?C,厌氧生物处理则控制在30~35?C(中温)或50~55?C(高温) 营养物质:一般要求C:N:P=100:5:1 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毒非金属物质会破坏或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功能 适当的空间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3.3 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或兼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过程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3.3.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有机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 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来净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生物转化处理方法 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初沉池、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基本流程: 改进与发展:曝气池混合反应型式、进水点位置、污泥负荷率、曝气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粉末炭-活性污泥法、SBR法等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3.3.2 生物膜法 使细菌等好氧微生物和原生及后生动物附着在某些物料载体(如碎石、煤渣、塑料等)上进行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废水通过与生物膜接触,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被膜中生物摄取并分解,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生物转化处理方法 基本流程: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润壁型生物膜法: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的或转动接触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流过,典型的装置包括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 浸没型生物膜法:接触滤料介质固定在曝气池内,完全浸没在水中,在鼓风曝气作用下,依靠滤料介质上的生物膜净化废水,典型的装置如生物接触氧化池 流动床型生物膜法:使附着有生物膜的活性炭、砂等小粒径接触介质悬浮流动于曝气池内,如三相生物流化床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3.4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