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唐“四家”及其他书法家简介
初唐“四家”及其他书法家简介
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唐代初期,在书法艺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祖父欧阳阳玲为南陈名将,官至广州刺史,都督南?衡?交?广等州诸军事。父亲欧阳绝继承爵位,后据广州起兵叛陈,兵败而死,欧阳询幸免于难,为著名文学家江总所收养。隋开皇九年(589),随江总入隋,客居长安,官太常博士。与唐高祖李渊有旧,武德四年(621)降唐,官至给事中、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贞观十五年(641)去世,终年85岁。
欧阳询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曾参与编纂《陈书》,并主持编纂了著名的《艺文类聚》。他更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有重名于夭下。唐代学者张怀瑛在《书断》中称欧阳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可惜欧阳询的飞白和章草等书体没有作品传世,篆书散见于其所题写的碑版题额,楷书则雄冠天下,为我们留下了《房彦谦碑》、《化度寺碑》、《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和《九成宫酸泉铭》以及小楷((,心经》等作品。
欧阳询早年受养父江总影响学习王羲之父子书法,后来曾经师法北齐著名书法家刘氓,笔力更加坚韧。人唐之后,综合诸家,自成一体,成为唐代楷书的杰出代表.
《房彦谦碑》全称《唐故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临淄定公房公碑铭并序》,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丹,是欧阳询传世的唯一隶书作品,贞观五年(631)三月立石于山东章丘。其结体笔法都保留了北朝风气,古拙雄浑,而串性粗糙,缺乏韵?味。欧阳询年已七十余岁而写出这样的隶书作品,颇令后人费解。它一方面说明当时社会隶书水平的普遍低下,也说明当时社会尚且流行这种风格的隶书作品。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a禅师舍利塔铭》,贞观五年(631)立石于洛阳化度寺,李百药撰文。字体小而秀雅,笔法刚劲而风神内敛,含蓄蕴藉,历来被认为是欧阳询楷书之冠。元代书法家赵孟颊在拓本的跋文中称“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
《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632)四月刻石,原石在陕西麟游。法度谨严,窝险劲于雍容之中,风神遒劲,神采与骨力兼具,文质彬彬,是欧阳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贞观十一年(637)十月立。原石在陕西礼泉。点画瘦劲,气格清峻,结体稳健,炉火纯青。书写此碑时,欧阳询已经81岁,人书俱老,而从书法之中看不到一丝衰退之气。
《皇甫君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君之碑》,也称《皇甫诞碑》。无刻石年月,于志宁撰文。原石现存西安碑林。点画峻整,斩钉截铁,结体险劲,若精钢所铸,充满张力,气息森然,带有较多的隶书笔意。在传世欧书中别具一格。
以上诸碑书写时间不同,风格也有差异,说明欧阳询到晚年在书法艺术上仍然精进不已。对干欧阳询书法的这种差异,前代学者都已经注意到。(来源 书法屋:)清代学者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说:“率更书出奇不穷,《化度》之渊穆,《醴泉》之华贵,《虞公》之峻洁,此碑(指《皇甫君碑》)之森秀。”唐代书法崇尚法度,而规矩森严又以欧阳询为最。
欧阳询还有两件行书作品传世,即《卜商帖》和《仲尼梦莫帖》。《卜商枯》为纸本墨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点画遒丽而险劲,蕴含一股猛锐之气。《仲尼梦莫帖》也是纸本墨迹,为欧阳询晚年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院。点画险劲,气韵森然有不可犯之色,而又清丽绝俗,不可方物。和王羲之一派东晋南朝士族行书相比,欧阳询的行书显然融人了更多的北方气息,峻拔秀润,超凡脱俗,耐人寻味。
欧阳询去世后,其书法在其少子欧阳通身上得到了继承。
欧阳通(?-691),字通师,为欧阳询少夫人徐氏所生。武后朝官至宰相,封渤海县子。因谏立武承嗣为太子,件武后之意,被酷吏陷害而死。
欧阳询去世之时,欧阳通年纪尚少,母亲徐氏为生存计而教欧阳通学习其父亲的书法,并徐氏为生存计而教欧阳通学习其父亲的书法,并让欧阳通花费大量金钱购买父亲的书迹以供学习。欧阳通昼夜苦练,遂得欧阳询书法之神韵,而险劲峭拔过于乃父,遂获得重名。与欧阳询相比,欧阳通在书写的时候更加刻意,连工具都十分讲究,失去了艺术的自然快乐。表现在作品之中就是做作,从点画特征到结
体架构,都刻意而为,使人感到拘束。其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和《泉南生墓志》。
《道因法师碑》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高宗龙朔三年(663)十月立。李俨撰文,欧阳通书丹。原碑现在西安碑林。笔力劲健,结体谨严,而点画刻意尖露,横笔和转折的顿笔处尤其如此。
《泉男生墓志》全称《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高宗调露元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