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律所暑期实习心得(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 点击文章标题可访问原文章链接 高校学子律所暑期实习心得(一) 今年夏天,有一批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宁波大学等法学院的学子来到宁波各个律所参加暑期实习。随着夏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他们的实习也将圆满落幕。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系列篇章,分享他们在律所实习期间的心得和感悟。 今天要分享的是在盈科(宁波)所实习的宁波大学学生李尚蓉和黄素素,她们业精于勤、表现突出,展示出了一名青年法学人朝气蓬勃的风采。对于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她们自己也感获良多。 1 遇见,是最惊喜的幸运 有幸将盈科作为自己人生的实习起点,是我众多需要感激的经历中重要的一环。 虽然只是一个月的短暂相遇,见识和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整理转化当事人通话录音、会见当事人时做好会议记录、跟随带教老师王伟律师去工商局查档,了解如何去派出所查询个人信息的流程……来律所实习累是真的,学到很多也是真的。从拨通法官电话后的哑口窘迫到可以独立地找寻号码继而辗转于各方中找到想要的信息……每一天都对王伟律师团队中的每位前辈所给的机会和温柔教导满怀感激。 在谨慎中探索前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件应该说十分“简单”的工作——核对账单。刚结束期末考试后第二天来律所,就遇到一个民间借贷的案子需要核对当事人六七年来几千页的银行流水。第一次仔细核对完我自以为已经完全整理好了这份数据,没成想在交叉校对时被告知,有一笔金额高达14.7万元的数据被遗漏。那一瞬间我突然就意识到,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所谓琐碎的工作对于当事人的重大意义及影响,做事切忌得过且过,否则是万万做不得、也不配做律师这个行业的。 以法为剑,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刚来时,王伟律师团队接手了一个涉嫌敲诈勒索的案子。被害人有过错在先,当事人为了“朋友义气”帮人扛事,在一开始做了很多不真实的陈述,这直接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我以为事情已经没有转机,但就在昨天,我们收到了喜讯:经过种种的努力,检察院最终通过了我们取保候审的申请,而且有过错的受害人也被采取行政拘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可能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之前多次为此案跟随王律奔走的我,清晰的知道这其中的不易。这种恪尽职守、盈科宁波精益求精的精神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更加庆幸当初学法的选择,感激这次实习的选择。 2 逐梦的第一步是什么?在我看来,是认清渴望,并接受挑战。 相遇,认识自己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会上,我戏称自己入所历程之不易,三进两出盈科,感谢徐军律师给了我“入门”的机会,我是幸运的,自然也不能放过这样难得的机遇。当时,我说:“我是“GREAT”女孩黄素素,请大家记住我:G-genius,古灵精怪,富有想法;R-responsibility,有责任心,敢担当;E-energy,时刻充满正能量;A-aim,有目标,敢追求;T-teamwork,注重团队,合作为赢。” 磨练,提升自己 以下几个关键词可以来概括我近期的收获: 首先是“合同”。之前我总是觉得,网上都有合同模板,还要律师做什么?而在完成大量的合同审查与修改工作后,我发现每份合同都代表着一个交易目的,交易目的的不同意味着需要差异化的、能够满足当事人需求的条款设计,一来把控风险,二来促成交易。而律师,是为合同注入灵魂的关键。 其次是“文书”。从起诉状到仲裁申请书,从证据清单到代理词,再到强制执行申请书,通过这些文书的积累,我掌握了案件处理的流程。我认为:要学会“三个找”,第一,找人,即找到适格的纠纷主体;第二,找事,即案件所涉及的事实和法律关系;第三,找依据,即找到能够支持自己请求的现行法律规范。完成三个找后,要做到“行文思路要清晰”,因为脑袋里的东西,要书面化,并让人看得懂。 最后是“交流”。在和师傅及前辈们的交流中,我读到了他们的眼界,看到了进路上的“蓝图”;在与青年律师的交流中,做到“以人为镜”,反省自身;在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青春热血,他们让我不断“充电”。

文档评论(0)

小王同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我有文档,欢迎光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