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docxVIP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水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2.初步了解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山水画小品的基础画法、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提问、集体朗诵等途径,学习欣赏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 2.通过学生动手绘画,体会山水画小品的基础画法、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文化底蕴获得美妙的艺术体验,使学生乐于学习中国山水画。 2.学生在绘画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陶冶高尚的情操,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山水画的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教学难点 学生所画的山水画小品能体现一点笔墨的情趣、山水的意境。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致问候,检查学生课前收集准备的中国山水画资料,为进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二)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我国自然山水的图片,想一想 1.你认识图片中的哪些自然风景 2.大自然的山水给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黄山的莲花峰、天都峰、梦笔生花、猴子观海,九华山,皖南乡村,徽州民居,齐云山登封桥。 2.感觉大自然的山水令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如同人在画中游,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壮观,江山如此多娇,难道我们不想用画笔画出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山水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中国山水画》。(设计意图给学生以直观的山水印象,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出示3幅中国山水画《游春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色空蒙雨亦奇》,想一想你认为哪一幅画是最古老的 哪一幅画是最雄伟的哪一幅画是最秀丽的 回答《游春图》是最古老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最雄伟的,《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最秀丽的。 (教师评述)同样是山水画,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各不相同,画面表达的情感、产生的意境也各有特色。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回答进入对3幅作品意境的介绍。) 2.认识中国山水画意境 (教师评述)中国画历史悠久,中国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据历史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山水画的萌芽,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唐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优美动人的春天山水,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在山川中骑马游猎、在湖面上泛舟游乐。观众可以从画中感觉到游春的人们愉悦轻松的心态。古人通过画中之景抒发情感,体现出一种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我们把它称之为“意境”。 3.比较两幅山水画的意境 (教师提问)比较2幅作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色空蒙雨亦奇》在“意境”上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第1幅作品以浓重的红色调夸张而浪漫地描绘秋山红叶的绚丽,创造了一种雄奇壮美的画面,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加的火红、更加的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抒发了画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体会画中的词意。) 第2幅作品用淡墨画出雨中山峦的烟雨朦胧,用石青画的树叶表现出绿树被雨水洗刷得青翠鲜明,将雨后的山水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画面虚实处理恰当、前后层次分明、意境清新淡雅,以有限的笔墨表达了无限的意境,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体会画中的诗意。) 4.品味《富春山居图》中山水的意境 (教师评述)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写意山水画长卷《富春山居图》,作者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在晚年绘制的山水画,这幅作品较长的部分称为《无用师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较短的部分称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2011年此画的两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海峡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这幅作品描绘了浙江桐庐富春江两岸的秀丽山水,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把连绵浩渺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水天一色、绵延千里,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借山水之景表达意境之美。) 5.认识皴法 学生观察《富春山居图》局部放大图,提问你感觉《富春山居图》中的山石在绘画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可以看到画中的山石在造型上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达山石的质感、纹理、凸凹,给人产生一种斑斑驳驳的感觉。这在中国画中称之为“皴法”。 (设计意图通过山石的细节放大让学生初步认识“皴法”。) 6.为什么画山石要用皴法 课件呈现自然界中山石的图片。(教师评述)因为自然界中的山石在地壳变化、造山运动中产生了不同的形态、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