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试卷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高的山是(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 )。
2.地球表面包括( )和( )。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 ),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
3.( )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4.( )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5.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 )、( )、( )。
6.地表雕刻师有( )、( )、( )、( )等。
7.( )构成岩石的主体,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约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5%。
8.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
9. 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 )。
10. 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 )。
二、选择题
1.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 ),其他颜色代表( ),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
A. 海洋 B. 国家 C.陆地
2. 地震是( )的一种形式,在地球上从未间断。90% 的地震是由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所引发的构造地震。
A.海洋温度变化 B. 地壳运动 C.气温变化
3.( )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4. 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 )大陆板块,而在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 科学家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 )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6.( )代表温度变化这种自然力量,内外温差会导致岩石各部分膨胀不同,形成裂隙。
A. 太阳 B. 月亮 C. 地球
三、判断
1. 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山地一般呈脉状分布。( )
2.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
3. 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 )
4.火山喷发对人类有益无害。( )
5.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
6. 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水的对流运动。( )
7. .岩浆岩构成岩石的主体,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约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5%。( )
8. 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玄武岩、花岗岩。( )
四、连线题
平原 地势高地表起伏小
高原 地势低地表起伏小
山地 地势高地表起伏低
丘陵 地势中地表起伏较大
盆地 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
五、简答题
1.火山喷发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2. 地壳划分为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
3.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
六、实验题
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
实验材料:水、烧杯、泡沫块、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
实验方法:
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泡沫块的运动。
实验注意点: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烧杯,以免烫伤。
实验现象:
当加热时,水的热对流运动会更显著,泡沫块会随着下方水的热对流运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四周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呈现出或分离或靠近的现象。
把水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