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 第4章 音乐表现的基本特征和手段.pptxVIP

音乐鉴赏 第4章 音乐表现的基本特征和手段.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音乐表现的基本特征和手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特征 音乐善于激发和表现感情。应该说,在各类艺的实践活动中,感情的表现和体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但是,与其它艺术相比,音乐与人的感情之间的联系最为直接。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 一、音乐的抒情性特征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特征 将音乐与文学和其它艺术相比,可以看到,文学创作和欣赏是以语言为表意符号系统,通过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词和概念的组合来进行思维,诉诸于人的视觉来间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美术则以看得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材料,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来描绘现实,表达思想感情;而音乐所使用的材料是乐音(注:特殊需要也使用噪音).它不具有形状、色彩、等可视性特征,没有确切的语义性,无法表达特定概念和描绘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具体方面和细节,但是乐音经过音乐家的有机组织,能够形成各种音乐“语言”要素,如旋律、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量、音色、和声、复调等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变化和发展,总是以情感为依据,其运动形态能够与人的感情活动形成种种同构联系,如上下起伏的旋律与感情运动的起伏相对应,节奏的宽紧与感情活动节奏的张弛相对应,乐音运动的旋律与感情活动的强度相对应,乐音运动的速度与感情活动的内心律动关系相对应等等。因此,当乐音各要素以及组织形态作种种音乐运动时,就会使人的感情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在人的心理上造成不同强度、深度且千变万化的感情共鸣,使人沉浸在审美享受之中。 由此可见,音乐所能够表现和激发的主要是人对于主客观现实的情感反映和体验。而人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的感情体验是一种直接的体验,无需经过—个理解、认识的过程。 一、音乐的抒情性特征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特征 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1833~1887)在他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乐谱上这样描绘:“在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隐隐传来宁静的俄罗斯歌曲。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由远而近,随后又响起了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一支行商队伍在俄罗斯士兵的护送下穿越广袤而辽阔的草原远远走来,随后又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和古老的东方曲调相互融合,在草原上形成谐和的回声。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乐曲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俄罗斯风格音调,一个是东方音调。 两个主题在时间的延续中不断反复、变化、融合发展,直至结束。乐曲本身无法为欣赏者具体描绘出一幅可视性画面,也无法详细讲述具体的情节,但通过音乐要素的有机运用,如流畅平稳的旋律、舒缓中庸的速度、固定安详的节奏、淳美恬静的音色等等,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安宁、详和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在头脑中唤起一种类比性的知觉表象,进而联想到大草原广漠空旷的壮丽景色以及行商队伍在草原上逶迤行进的情景。在这里,知觉表象的唤起,想象联想的构成,均以欣赏者被激发的审美情感为基础。 一、音乐的抒情性特征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特征 再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该作品呈示部的副部由一个副部主题和两个插部构成回旋曲式。跳跃向上的音调、快速活泼的节奏和明亮纯净的音色,表现了梁祝三载同窗、共嬉共玩的欢乐幸福情景;而在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中,则以小提琴断断续续、柔婉起伏的音调和徐缓的节奏,通过与大提琴的“对答”,生动地表现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展开部“抗婚”一段,先以打击乐、铜管乐和低音弦乐奏出下行乐句,其不协和的音响预示着悲剧的降临;继而以戏曲散板表现惶恐不安,以突然进发式的和强力度的切分和弦、不规则的大跳,表现“愤怒”和“反抗”;在展开部“哭坟”部分,运用中国戏剧音乐紧拉慢唱的手法、板鼓急促尖锐的音响、自由的节奏、大起大落的音调和小提琴模仿民间的“哭腔”,表现祝英台时而呼天抢地,时而泣不成声的悲惨情景;欣赏者能够从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这些都是人的情绪情感与音乐音响运动形态发生同构、同形、同态联系的典型例子。 一、音乐的抒情性特征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特征 有的乐曲,从标题上看似乎是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实际上仍然以表现人的感情为主。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是他独一无二的标题性交响曲。乐曲描绘了小溪流水、夜莺歌唱、暴风呼啸等自然景象,被认为是一幅交响音画。但是,贝多芬自己却强调这部交响曲所表现的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受。《二泉映月》从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