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PAGE PAGE 2 / 5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 + CO → CaCO ↓ + H O 2 2 3 2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点→ 点→燃 2MgO(化合) 2Mg + O 2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 2H O 2H ↑ + O ↑(分解) 通电→ 通电 → 现象:正极、负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为 1:8。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 O → Ca(OH) (化合) 2 2 现象:产生大量热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O + H O → H CO (化合) 2 2 2 3 相关知识点:(1)在其中滴入紫色石蕊,石蕊会变成红色; (2)给生成的溶液加热,红色又变为紫色。H CO →CO ↑ + H O 2 3 2 2 加热→ 加热 → 2Cu + O 2 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粉末  2CuO(化合) 相关知识点: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制取氧化铜。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 M→nO2 2KCl + 3O ↑( 分解) 3 △ 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采取的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试管夹夹到离管口 1/3 处,导管不能深入试管太深。 收集:O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2 可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其是否复燃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看是否复燃。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H O M→nO2 2 H O + O ↑( 分解) 2 2 2 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采取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应深入液面以下,防止氧气逃逸。 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C + O 2  点燃 - CO (化合) 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 2 SO (化合) 点燃→ 点燃 →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点燃 - Fe O 3  ( 化合)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点燃→ 点燃 → 4P + 5O 2P O (化合) 2 2 5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点燃→ 点燃 → 2H + O 2 2 2H O(化合) 2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高温 C + 2CuO → 2Cu + CO ↑(置换) 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加 热→ 加 热 → H + CuO Cu + H 2 O (置换) 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一通氢 , 二点灯;三撤灯, 四停氢;一二颠倒要爆炸;三四颠倒会氧化。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 2HCl → CaCl + H O + CO ↑(复分解) 3 2 2 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制取 CO 2 采取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 长颈漏斗应深入液面以下,防止 CO 逃逸。 2 收集:CO 2 能够溶于水,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