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词人笔下的常用稼轩词意象.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世词人笔下的常用稼轩词意象 意象是外界的客观物象经过作家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 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传统的婉约派词流连于青楼楚阁、红粉佳人; 到了苏轼开始,词更多反映文人士大夫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 而南渡以后的民族苦难,则使词人们直面人生,关心国事,词中 的意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辛弃疾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词中 的意象龙腾虎跃、雄奇刚劲,充满了男子汉气概。后代词人们在 袭用辛词语汇的同时也大量摘取辛弃疾词中的这些意象,于其间 出现了一批接受度极高的经典意象。 一是“闲愁千斛”的意象。辛弃疾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 亭呈史留守致道》中写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此词是辛弃疾在宋乾道四年(1168)任建康通判时所作,名为吊 古实则伤今,一开头就用“千斛”这一量词写出其愁苦之多,“闲 愁”则是故作轻松之语,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忧愁。他在《摸 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中还写道“闲愁最苦”,表现其精 神上的极度苦闷。宋代词人大量师法辛弃疾“闲愁千斛”这一意 象,如卫宗武《金缕曲?寿南塘八月生朝》:“今岁户庭殊旧岁, 洗尽闲愁千斛。”陈纪《贺新郎?听琵琶》:“顿唤起、闲愁千 斛。”徐俯《念奴娇》:“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闲愁干斛。” 杨炎正《水调歌头》:“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千斛。”直至 清代蒋士桂还在《喜迁莺?题乌程沈萼崖小照图为北涯姬人金氏 笔》中云:“堆垛闲愁千斛。”历代词人借助辛词这一意象,表 现各种离愁苦闷,化无形为有形,最终表达摆脱这种人生痛苦的 希望。 二是“长剑倚天”的意象。这是辛弃疾极为喜欢使用的意象, 他在《水调歌头?送杨民瞻》中写道:“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 人堪笑,西北有神州。”他又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云: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一 “长佥倚天”的意象 大概出自韩愈的《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本是写瀑布,辛弃疾则 将之改造,转以表达自己渴望收复北方故土的热切愿望。历代词 人大量效仿经稼轩改造后的“长剑倚天”意象,如李曾伯《沁园 春?壬寅饯余宣谕入蜀》:“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壮哉此行。” 杨冠卿《水调歌头?次吴斗南登云海亭》:“长剑倚天外,功业 镜频看。”廖行之《水调歌头?寿武公望》“平生壮志,凛凛长 剑倚天门。”韩元吉《念奴娇?再用韵答韩子师》:“倚天长剑, 夜寒光透银阙。”元好问《水调歌头》:“丈夫儿,倚天剑,切 云冠。”清人吴藻也很喜欢使用这一意象,他在《金缕曲》中云: “拔长剑,倚天外。”又在《水调歌头》中云:“长剑倚天外, 白眼举觞空。” 三是“金戈铁马”的意象。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词是 辛弃疾晚年的代表之作,其时他已六十六岁,但他依然通过对历 史人物的缅怀,表达其抗金杀敌的决心和意志。这一“金戈铁马” 的意象在后人词中也反复出现,如王奕《水调歌头?过鲁港丁家 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中有:“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 玉垒,燧燧几秋风。”石孝友《渔家傲》中有:“金戈铁马森相 向。洗尽尘根磨业障。”杨慎《西江月》中有“妙算龙韬虎略, 英雄铁马金戈。”吴伟业《水龙吟?送孙浣心之真定》中有“金 戈铁马,神州沈陆,幅巾归里。”曹贞吉《风流子?京口怀古》 中有“忆北府参军,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彭孙遹 《沁园春?偶兴和阮亭》中有“叹铁马金戈,几番逐鹿,博游挟 英,一样亡羊。”历代词人多出于表达国仇家恨、故国愁思以及 历史沧桑之情的需要而借用稼轩词中的“金戈铁马”意象,全然 与辛词遥相呼应,不断增长着词体之沉郁悲壮之气。曹贞吉的《风 流子?京口怀古》还沿用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其他 句意:“祇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濠。为念寻常巷陌, 社鼓连空”,不仅进一步扩大着这阕名篇的流传度,也可视作“金 戈铁马”意象的一种接受延伸。 四是“烟柳斜阳”的意象。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儿番 风雨》词中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句 虽是以景语作结,但却耐人寻味,表现着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后人延用辛词的这一意象,往往即如辛词这般将斜阳之景与愁苦 之情紧密联结在一起。如明代叶小鸾《踏莎行?秋景》中云:“断 云飞尽碧天长,数枝烟柳斜阳瘦”、明人陈霆《蝶恋花?春暮旅 怀,时正德四年也》中云:“城上楼高休遍倚。烟柳斜阳,总是 伤心处”、清人周星誉《迈陂塘?下弟南归,谒文之兄沪上,梦 西招饮并赋永遇乐词,命雏鬟歌以侑酒,即席写怀》中云:“看 烟柳斜阳,尽是愁来处”等即是如此,使得始于稼轩词的“烟柳 斜阳”意象逐渐固化成词体写作的一种常规表达手段,最终形成 清代文学的重要小传统。 五是“整顿乾坤”的意象。辛弃疾在《水龙吟?甲辰岁寿韩 南涧尚书》中云:“待他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