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
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 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
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设计意图: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为下文《写出人物精神》的教学做准备。
二、读写结合。
(一)在第一单元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几篇经典的写人美文, 还体会到了要各种手法把握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感情。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不可以加以借鉴呢?
《邓稼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
环境或事件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性格或气质
环境或事件
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
性格或气质
《回忆鲁迅先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孙权劝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写人手法的回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写作方法。三、尝试表达。
对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描写,既要写出外在特征,又要突出内在精神。
取材:还原情境。你选择的人物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同时要思考他的这个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
构思、起草:提炼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性格、气质。他有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
填写下表: 环境或事件
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 性格或气质
根据表格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写作的思路和角度,指导作文的选材、构思和起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文评析
我的生物老师
在别人眼中,老师或许只是一个“矗立”于讲台之上高大威武的身影, 举手投足间透着昂然的浩气,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而我的生物老师却“别具一格”。
我的生物老师,姓李,名金耿。金耿老师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随着“小中考”的结束,他的身影在我们的讲台上就消失了。但在校期间,只要看见那夹克衫、牛仔裤的“标准配置”,我们就会欣喜地追上去喊一声:“金耿!”老师总会笑呵呵地说:“是你呀!”然后就是热切地问询和贴心地叮嘱: “学习顺利吗?”“一定要珍惜时间啊,不过也不要熬夜!”……
而我们也会报以朋友般的回应: “金耿老师,初一小孩有我们听话吗?”“你教得辛不辛苦?”…… 金耿老师能将枯燥无味的生物课教得多姿多彩。
他语言幽默,还时不时插几个小笑话,让我们在哄堂大笑之余增加了学生物的乐趣,将知识点牢牢记在心里。在同学们苦于植物细胞壁的记忆顺序时,老师就拿鸡蛋来比喻:“哎呀,真是的!你看早餐吃的鸡蛋,剥的一层壳不就是细胞壁吗?那层膜不就是细胞膜吗?……”末了,再加上一句:“没下过蛋还没吃过蛋吗?”于是,全教室人都记住了这一个要点。
金耿老师是学生的知己。
我有一位同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迷”。他在家里养了一条三十厘米的绿鬣蜥,十几只蜘蛛。他妈妈在床上发现了一只“越狱”的蜘蛛后,果断下了“斩草除根”的最后通牒。没办法,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耿。两人“一拍即合”。金耿把绿鬣蜥和蜘蛛安放在办公室的角落。于是,金耿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就更高大了,全班学生无不以金耿老师为知己;课间,他的办公桌前围满了提问题的学生, 其他老师不无“嫉妒”。
现在金耿老师已经不教我们半年多了,但是我却感觉他一直在我身 边,在我心中。在烦恼的时候,我就会想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