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一、电力线路运行状况的计算;; ;;这就是电力线路电压计算的全部内容。可见,所有计算都已避免了复数乘除。;;;求得线路两端电压后,就可计算某些标志电压质量的指标,如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电压调整等。 ;;;2.电力线路上的电能损耗; 上式虽较严格,却因计算工作量太大而不实用。工程实践中,特别是进行规划设计时,往往用根据统计资料制定的经验公式或曲线计算电能损耗。
对不同行业,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得它们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并求得年负荷率。
所谓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系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一年中的最大负荷Pmax。即Tmax=W/Pmax。
所谓年负荷率则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最大负荷Pmax与一年8760 h的乘积,即年负荷率=W/(8760 Pmax)。;;;;如图示:空载时,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分析线路的有载运行状况。如线路末端电纳中的功率已并入负荷无功功率或可以略去,末端仅有无功功率负荷Q2时的电压相量图见图3-5(a)。图中;;;;;三、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 仅希注意,变压器励磁支路的无功功率与线路导纳支路的无功功率符号相反。
实际上,上列公式是用以计算变电所变压器中的功率和电压的。这是因为对变电所,经常是负荷侧的功率为已知。而对发电厂,因经常是电源侧的功率为已知,它的变压器应从电源侧起算。这时,计算电压的公式相似于式(3-9)~(3-11),即; 至于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电阻中损耗即铜耗部分可完全套用式(3-12)~(3-16)计算;电导中损耗即铁耗部分则可近似取变压器空载损耗P0与变压器运行小时数的乘积。变压器运行小时数等于一年8760h减去因检修等而退出运行的小时数。
如不必求取变压器内部的电压降落,可不制定变压器的等值电路而直接由制造厂提供的试验数据计算其功率损耗。为此,将式(2-6)~(2-9)代入式(3-17)、(3-18)。整理后得;对发电厂的变压器,则应有; 2.节点注入功率、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
求得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后,可将变电所负荷侧的
负荷功率P2、Q2与按式(3-25)、(3-26)求得的功率损耗
相加,得直接联接在变电所电源侧母线上的等值负荷功
率P1、Q1;或从发电厂电源侧的电源功率P1、Q1中减去按
式(3-25a)、(3-26)求得的功率损耗,得直接联接在发
电厂负荷侧母线上的等值电源功率P2、Q2。
等值电源功率,在运用计算机计算并将发电厂负荷
侧母线看作为一个节点时,又称该节点的注入功率,即
电源向网络注入的功率,而与之相对应的电流则称注入
电流。注入功率或注入电流总以流入网络为正。从而,
等值负荷功率,即负荷从网络吸取的功率,就可看作为
具有负值的变电所(电源侧母线)节点注入功率。
;手算时,往往还将变电所或发电厂母线上所联线路对
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等值负荷或等值电源
功率,并分别称之为运算负荷(功率)或运算(电源)功
率。显然.在计算运算负荷时,如等值负荷功率属感
性,应在等值负荷的无功功率中减去这部分容性电纳
中的无功功率:在计算运算功率时,如等值电源功率
属感性,应在等值电源的无功功率中加入这部分容性
电纳中的无功功率。显然,这时的运算功率和运算负
荷也可分别看作为具有正值和负值的注入功率。负荷
功率、等值负荷功率、运算负荷以及电源功率、等值
电源功率、运算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3-8。
以上的讨论同样适用于其它型式的变压器,如三绕组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等。;;第二节辐射形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一、辐射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解析法:对图3—9(c)所示等值电路,原则上可运用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列出方程式组,联立求解。例如,可列出两个独立的节点电流平衡关系式或三个独立的回路电压平衡关系式,而各节点或各回路的电流或电压已知时,它们都是线性方程式组,可直接求得解析解。
实际求解方法:计算机计算和手算。但实践中,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布时,已知的既不是电流也不是电压,而是功率 ——各节点注入功率。如以 取代这些方程式组中的电流或电压,它们就变成非线性方程式组,一般不再能直接求解解析,只能迭代求近似解。运用计算机计算时,这种迭代求解并不困难,而且也正是这样计算的。但手算时,因反复迭代解复数方程式组计算工作量很大,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手算方法:;;;;;;;;;;;;;;;;;;;;; 3.环形网络个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
在求得环形网络中功率分布后,还必须计算网络中各线段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方能获得潮流分布计算的最终结果。
这种计算并不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输液港自动封堵装置.pdf VIP
- 菠菜种植课件PPT.pptx VIP
- 紫色复古风《莴苣姑娘》童话故事PPT模板.pptx VIP
- 盐雾试验报告-.docx VIP
- [青海]水电站厂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doc VIP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pptx VIP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王燕习题答案.pdf VIP
- 百度AI营销认证初级考试理论知识题库(628题).docx
- 2025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题库(294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