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的分析与认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国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30%左右的城市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25%以上的儿童有各类情绪问题。家长对存在的问题虽感到困扰,但不能及时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当儿童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适应,称为行为问题。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较为常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因此,区别正常的和异常的儿童行为非常必要,目前有多种衡量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区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行为?;常见的问题行为;;; 学前教育中,成人高高在上,儿童需要仰望成人,成人永远是对的,儿童要听从成人的安排,成人不愿屈膝蹲下来与儿童交流,不愿听取儿童的意见,关于儿童的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仍是成人是老师,儿童是学生,认为成人有向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成长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两者之间的无形屏障依然存在。成人把自己的思想意志强加于儿童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随着学前教育实践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更加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可以是成人的老师,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哲学家马修斯在谈到儿童道德的发展时,建议成人(无论是教师、父母还是研究儿童的人员)在儿童面前要抛掉优越感,俯首倾听儿童提出的认知方面或道德方面的问题。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神圣的本性,这种信念是福禄贝尔对童年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充满敬意,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只有秉持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念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儿童使他们真正成为意义上的主体。;成人向儿童学习也为成人提供了一种回归童年、回归大自然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成人在社会上打拼太久,被现实改变的太多,远离了童年和大自然,他们才急于把儿童??养成“天才”“神童”,把自己的心愿强加给“不堪重负的儿童”,目的使儿童少走弯路、少吃亏。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到:“童心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因为儿童的生活不像成人那样刻意追寻规律、追求功利,而是听人自然的,所以儿童能够做到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成人如果能够蹲下来与儿童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困难告诉儿童,很可能会发现儿童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子认为最有智慧的圣人的心灵状态宛若儿童,教师或家长放下架子,与儿童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把儿童当成良师益友。将会深切感受到,成人不是无所不知,儿童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在幼儿园或家庭生活中,“小孩子知道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之类的话语应该消失了。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在正确的儿童观指导下教育儿童。当教师和家长以一颗童心去观察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蹲下来与儿童进行交流,儿童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将会更加顺畅,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意愿会更强,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儿童向成人学习的单方面关系,儿童身上也有值得成人学习的内容,儿童与成人应该是互补、对话的关系。;;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