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及特色介绍.pptVIP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及特色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及 特色介绍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学术渊源 清代1888年张振鑒《厘正按摩要术》 明代1605年周于蕃 《小儿推拿秘诀》 1962年张汉臣《小儿推拿概要》 1974年张汉臣《实用小儿推拿》 2015年田常英《小儿推拿实用技法》 1994年初兰花《实用家庭按摩》 2009年张锐《实用小儿推拿图卡》 2010年张锐《实用小儿推拿穴位图卡》 2014年张锐《实用小儿推拿图册》 由此可见我们师徒数代一直传承和发展这一技法至今 代表著作 《小儿推拿广意》 《内经》 《伤寒》 《温病》 《金匮》 《幼科铁镜》 《幼科推拿秘书》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创始人——张汉臣简介 张汉臣,男,字新棠,赓戊(1910-1978年)山东蓬莱县南司街人。少年时即随师习中医内科,熟读四大名著及中医儿科和小儿推拿名著等。 《幼科集要》 《厘正按摩要术》 《小儿推拿广意》 《幼科铁镜》 《幼科推拿秘书》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张汉臣简介 张汉臣先生(1910-1978年),山东蓬莱人 1925年拜本县小儿推拿名医艾老太为师,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及儿科名著,由此致力于小儿推拿事业。 1930年独立行医。 1933年在青岛开设张汉臣儿科推拿诊所(乐陵路45号、84号), 1950年获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书”, 1951年入青岛市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因其学业优良,毕业后被校方聘任为第二、三届辅导员。 1952年参加青岛市铁路交通检疫站工作,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山东省卫生模范。 1954年参加防疫宣传工作被评为青岛市卫生模范。 1955年参加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婴儿瘫抢救小组,工作了三个月,配合西医治疗了大量患者。 创立青医附院小儿推拿室 1957年受聘于青医附院,承担中医门诊和病房患儿的治疗及教学任务。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继承、发扬、充实、提高了《厘正按摩要术》的学术思想及临床,于1959正式创立青医附院小儿推拿室。 1962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认定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其推拿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法”,被全国中医学院用作录像教材,并被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收入《齐鲁推拿术》科教片。 张汉臣生前曾任《赤脚医生》杂志特邀编辑,三次荣获省、市先进模范荣誉称号。 张老对小儿推拿解剖学的贡献 推拿穴位的定位,在历代推拿专著中,主要用体表图示的方法,往往不够精确,对于后学者的传承有很大影响, 张汉臣首次将小儿推拿穴位进行了解剖定位研究。《实用小儿推拿》中共记载了 57个常用穴,每个穴位都有具体的解剖定位。如“脾土穴:在拇指外侧缘,解剖部位为拇指基节指骨及末节指骨桡侧缘,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总神经桡神经浅支。 在推拿领域尤其是小儿推拿领域具有开创性 使小儿推拿穴位的定位精确化 是对小儿推拿学的重大贡献 张老对小儿推拿生理学的贡献 张汉臣为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将小儿推拿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先驱。 1961年在青岛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吕运明教授的协助下,对补脾穴和逆运内八卦穴分别进行了探讨,共进行了三个实验,这就是现代小儿推拿史上很有影响的三大实验: 1.《中医推拿补脾穴对正常人体胃液分泌影响的初步观察》。 2.《中医推拿补脾穴和逆运内八卦穴对正常人体胃运动影响的初步观察》。 3.《中医推拿补脾穴对蛋白质和淀粉消化能力影响的初步观察》。 张汉臣手法的教学录像 1974年山东中医学院录制为小儿推拿教学片中 1981年省厅及省中医学院录制 《张汉臣小儿推拿》 1982年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曾以推拿治病的理论依据,摄于《齐鲁推拿医术》影片中 张汉臣生前带徒21人 并通过办学习班及接受来医院进修生等形式为省内外培养小儿推拿人才1500多人。 曾用自编教材为青岛医学院9届本科学生及省市中西医结合班授课400多学时,并将几十年临床、教学心得撰写成著作 培养了大量小儿推拿人才 张汉臣的著作 1962年著有《小儿推拿概要》 《儿科推拿方剂学》(《儿科推拿配穴学》) 《农村儿科推拿手册》 《张汉臣儿科推拿经验录》 1974年再版为《实用小儿推拿》 两书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先后印刷达25万余册。去年又有再版。 此后又撰写的手稿均由其子保存。同时还在有关杂志发表 论文十余篇。 流派影响 2.国内外学习者众多 由于张汉臣流派特色明显,经验丰富,临床效果极佳,很多国内外学者慕名前来学习 1.著作译成盲文 据《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张汉臣著述的第一部著作,1962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小儿推拿学概要》被译成盲文,1964年由盲人月刊社出版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特色 诊断-注重望诊,擅长望面色及苗窍,临床极具价值。本流派的望诊内容全面、朴实、有效,是张汉臣尽毕生之力得出的经验。 治疗-注重扶正,

文档评论(0)

159****1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