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PPT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VIP

《齐桓晋文之事》PPT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羊易之(代词,代“牛”)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牛何之(动词,往) 夫子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代词,代“这样的事”) 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连词,那么)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连词,表假设,如果)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则……则……”并用,加强对比) 则 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动词,述说,谈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动词,安定,安抚;御,动词,阻挡,抵挡)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动词,吝惜,舍不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走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痛惜,哀怜)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动词,替换) 有复于王者 (动词,禀报)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动词,推及,推广到) 犹缘木而求鱼也 (动词,攀援,攀登) 殆有甚焉 (副词,恐怕,可能) 其若是,孰能御之 (连词,表假设,如果) 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权,然后知轻重 (名词用作动词,称重) 然后从而刑之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2)动词的活用 危士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3)形容词的活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字及下句第一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第二个“老”字及下句第二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是“老人”“小孩”的意思)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甘,美味的食物;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小固不可以敌大(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势力;大,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寡,人少的一方;众,人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弱小的力量;强,强大的力量) 7.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乃……也”表判断)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也”表判断) 非不能也 (“非……也”表否定判断) 是诚不能也 (“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 (2)省略句 臣闻之(于)胡龁曰 (省略引出对象的“于”) 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省略引进处所的“于”) 将以(之)衅钟 (省略介词的宾语“之”) (3)宾语前置句 是以后世无传焉 (即“以是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 (即“莫能御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 (即“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 (即“牛之何”) 一羽之不举 (即“不举一羽”,“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舆薪之不见 (即“不见舆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4)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 (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8.文化知识。 (1)衅钟 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2)海内 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3)商贾(gǔ) 古人以贩卖货物者为商,藏货待卖者为贾,故有“行商坐贾”之说。 (4)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5)孝悌 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王说,曰 (2)为长者折枝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课后作业 答案: (1)说,同“悦”,高兴 (2)枝,同“肢”,肢体 (3)采,同“彩” (4) 涂,同“途”,道路 (5)颁,同“斑”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个人简历:/jianli/ 试卷下载:/shi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fe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