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一些特殊医疗器械的检查:查看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否重复使用,对使用过的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记录。查看大型医疗器械是否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 十一、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 (为了保证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系统性将检查形式细致区分为: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跟踪检查3种检查形式。 检查内容及要求 现场检查时,要把企业视为一个封闭环,环内各因素互相支持、互相依赖、互相关联。不能独立的、简单的检查。(内容见图) 1、现场检查的内容: 2、检查结果 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疗器械的管理 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解读 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解读 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解读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 经营医疗器械产品需具备的资质 关于医疗器械的购进和销售记录 目前我市医疗器械经营的业态 医疗器械经营、使用日常监管 医疗器械经营、使用日常监管 医疗器械经营、使用日常监管 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黄以钟 一、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四)妊娠控制 (五)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法规、部门规章。 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年3月7日国务院令第650号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部门规章: (一)注册: 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5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3.《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试行)》(2000年4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7号发布,自2000年4月20日起施行) (二)生产: 1.《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2000年5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2号发布;自2000年7月1日施行) (三)经营: 1.《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5月20日卫生部令第82号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四)使用: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出台 (五)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六)广告: 1.《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2009年4月7日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65号发布,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 2.《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2009年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0号发布,自200年5月20日起施行) (七)进出口: 《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6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令第95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八)分类: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00年4月5日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5号发布;自2000年4月10日起执行) (九)标准: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2002年1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1号发布;自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十)其他: 1、《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 法(暂行)》 (2000年10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第24号发布,2000年10月13日起施行) 2、《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规定》(2004年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令第5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三、医疗器械的分类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手术器械的大部分、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创可贴、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

文档评论(0)

191****00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